创新模式求发展

---潍坊烟草创新发展烟叶工作纪实(上)

2007-12-11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王保兴
      初冬本是农闲时节,而在潍坊诸城的田野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辆辆大型拖拉机拖着深耕犁,喘着粗气,在田间来回奔跑着;排成队的机动三轮车拉着堆得高高的烟秆,欢快地行驶在平坦的水泥路上;三三两两的烟农站在田间地头,高声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烟农正在为明年的烟叶生产做着准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这些工作大部分都是用机械来完成的。
      “这就省事多了!”在诸城市辛兴镇饮马泉烟叶农场,农场主王君指着刚被耕犁翻开的土壤对记者说,“现在我的农场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用工减少了,效益也越来越好了。”王君的烟叶农场面积有280亩。今年除去各项费用,他净赚了15万余元。“只有有了规模,才能出效益!”王君的一句话不仅表达出了广大烟农的普遍感受,更道出了潍坊烟叶生产稳步发展的关键。
      潍坊市局(有限公司)局长、总经理王成才,这位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与烟叶打交道的“老烟草”,对潍坊烟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他告诉记者,潍坊烟叶生产之所以有今天的好局面,关键在于创新。正是由于近年来潍坊烟草人不断探索、创新烟叶生产模式,走规模化种植的新路子,才使潍坊烟叶生产逐步走出了低谷,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抓住“观念创新”这个牛鼻子

      潍坊是我国较早种植烤烟的地区,也是目前全国31个重点烟叶产区之一。潍坊烟叶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受诸多因素影响,潍坊的烟叶种植面积持续下滑,本世纪初达到了最低谷。
      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潍坊市局(有限公司)领导班子认为,烟叶种植面积“稳不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种烟的比较效益逐渐降低,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广大干部职工观念滞后、缺乏创新,烟叶生产仍然沿袭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种植的传统模式,跟不上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形势。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种烟脱贫而不致富”,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根本原因还在于思想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王成才的话一针见血,“因此,只有抓住‘观念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才能彻底扭转烟叶生产低迷的局面。”
    为此,潍坊烟草人按照省局(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从创新观念入手,进一步坚定了烟叶生产在潍坊烟草的基础性地位,明确了以创新求发展的核心定位,把创办烟叶农场、发展规模化种植作为突破口,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十一五”潍坊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应运而生。规划明确提出了潍坊烟叶生产的目标——循序渐进、规模种植、改变主体、三分天下,即争取用3~5年的时间,形成农场、大户和散户种植面积各占1/3的种植格局,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之路。

农场经营新模式的推广

      2003年,潍坊市局(有限公司)在诸城创办了第一个烟叶农场并获得成功。首个农场的成功,让潍坊烟草人看到了希望,并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发展规模化种植的信心,一套符合潍坊实际的农场经营新模式逐渐形成: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根据农村烟叶种植能手想扩大种植规模但难以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的实际,潍坊市局(有限公司)出面与地方政府协调,将土地租赁给这些懂技术、会管理的烟叶种植能手,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烟农和烟草公司的双赢。
      职工离岗经办模式。烟草公司租赁土地后,由公司富余及内退职工承包下来离岗经营,烟草公司统一牵头、统一签订承包合同、统一进行土地公正、统一进行农场管理。
      股份制模式。由烟草公司的职工与烟农合资承包经营烟叶农场,双方按比例进行生产资金投入和收益分成。
      2004年,潍坊烟草将新模式在全市推广。同时,他们还根据市场的要求,由原来对农场的“扶上马、送一程”,转变为完全由农场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新模式的逐步推广,不仅使潍坊烟叶种植规模稳步扩大,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极大调动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王世军是诸城市辛兴镇烟农,他的烟叶农场采用的是“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今年,他的100亩烟叶喜获丰收,纯收入近10万元。这让王世军尝到了发展农场的甜头。对于未来,王世军信心十足:“明年我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
      目前,像王世军这样的烟农已经成为发展烟叶农场的主力军,潍坊烟叶生产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发展烟叶农场最主要的作用还在于调控种植面积。”王成才说。烟叶农场可以起到“稳控器”的作用——烟农种烟积极性较高时,安排烟叶农场轮作,实现种植规模“控得住”;烟农种植积极性较低时,农场全面积种植烟叶,实现种植规模“稳得住”。
      目前,潍坊已发展烟叶农场298个,面积达6.91万亩。正是通过发展规模化种植,潍坊近10年来首次完成了国家局的收购计划,实现了烟叶生产的恢复性发展。

农场经营管理机制的新探索

      为进一步巩固烟叶种植规模,提高烟叶生产水平,潍坊市局(有限公司)不断创新探索经营管理机制,从健全组织、优化队伍入手,规范农场经营。目前,全市各产烟分公司均成立了农场管理办公室,负责农场土地租赁的协调、合同签订和物资供应等工作。同时,各分公司还制订了生产技术实施方案,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检查和考核。在农场主的选拔上,他们坚持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层层进行筛选,严格把关。目前,一支有组织能力、有经营头脑、有吃苦精神、有生产技术的“四有”农场主队伍已经在潍坊初步建立。
      此外,他们还统一制定了《农场烤烟生产技术规程》和《烟叶农场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对品种布局、田间管理、烘烤、分级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规范,使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种植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给潍坊烟叶生产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说起这些变化,王成才如数家珍:“烟叶种植面积回升,烟叶种植规模得以稳定,有利于新技术和机械化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有利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对集中、整体推进、有效管护’……”
      “创新是潍坊烟叶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王成才说,“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最终打造出具有潍坊特色的烟叶品牌;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潍坊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潍坊烟草人还将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