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思考

2007-10-18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王保兴
  现代烟草农业是继传统烟草农业之后,烟叶发展的新阶段。今年6月,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在福建烟区考察指导工作时提出,烟叶生产要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近些年,我国烟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和改善,烟叶生产技术体系日趋完善,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必须看到,影响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因此,要加快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必须深入理解和认真研究国家局党组提出的“打牢一个基础、努力实现四个化”的目标内涵,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积极推动土地流转,解决烟田“小而散”的问题
 
  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地规模是农业经营规模最重要的衡量指标。目前,我国烟叶生产经营分散的问题还十分突出。2006年,我国烤烟移栽面积为1571.57万亩,种烟户数326万户,平均每户植烟面积约为4.8亩。这种“小而散”的种植模式,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制约了烟叶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烟农增收。由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烟叶生产效益无法最大化,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烟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烟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为解决“小而散”的问题,各地积极调整优化烟叶种植结构,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使宜烟土地达到适度规模的集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的进展和成效却存在较大的差别。要推动土地稳妥流转,各地要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土地流转的阻力减到最小,实现规模化种植。
 
  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农民增收渠道较宽,对土地依赖程度较低。烟草公司可以借助当地政府力量,通过一系列优惠补贴政策实现土地集中。山东省诸城市在这方面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他们与乡镇政府一起选择宜烟的成方连片烟田进行规划,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向农民讲明土地租赁关系和优惠政策,由农民表决同意后,统一签订种植合同;其次,他们通过提供补助,为失地农民寻找出路提供支持;第三,解决了农场承包主体的问题。在农场的起步阶段,他们主要是鼓励公司内部职工带薪办农场,对农场的赢亏实行公司、个人共同承担的做法,分散了农场承包者的经营风险。
 
  当然,在经济不发达,农业占较大比重的地区,烟草公司还可以采取给烟农提供补贴、搞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引导农民自发地进行土地流转。也可以通过利益导向性流转方式,即烟草公司找一些比较好的农田,花费一定的土地流转费用,推动土地流转。
 
    推行集约化经营,必须提高烟农素质
 
  集约化经营就是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把粗放型的烟叶生产管理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现代化的烟叶生产管理方式,把在较低技术条件下对土地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营形式,转变为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资本,提高烟叶生产的质量和效益的经营形式。在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走资金、劳动、技术、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烟叶集约化经营水平。
 
  目前,在多数烟叶产区,以家庭为单位的烟叶生产方式远不能适应烟叶生产集约化经营的需要。这一矛盾具体体现为,烟农对烟叶生产的投入不足,制约着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要切实推行集约化经营,必须把提高烟农技能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切实抓好,使烟农自觉应用现代科技提升烟叶产量和质量,通过提高烟农素质进一步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有条件的烟叶产区可以试建烟叶种植专业村、烟叶种植园区,通过创造环境、集中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树立集约化经营典型,加快烟叶集约化经营步伐。
 
  对于集约化经营,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有着自己的理解。早在2005年,他们就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职业化烟农队伍建设。他们制定了完善的职业烟农管理办法,对他们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全力把他们培养成能从事烟叶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烟农。“职业化烟农队伍的建设不仅大大激发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稳定了规模,最重要的是提高了烟叶生产水平,促进了集约化经营。”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道支这样评价职业化烟农队伍建设。
 
    有效发挥专业化合作组织的作用,促进专业化分工
 
  专业化分工是烟叶生产组织社会化的过程,是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是稳定烟叶种植面积和烟农队伍,减少烟农劳动投入和减轻烟农劳动强度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烟叶产区在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少地方的烟草公司,组织发展了育苗专业户、种植专业户、机耕专业户等,有效解决了烟叶种植分散、技术推广困难、效益低下且波动大、种植风险大的问题。但是,据记者采访了解,一些烟叶产区虽然建立了不少专业化合作组织,但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一个空架子,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上,要充分发挥这些专业化组织的作用,关键在于烟草公司的扶持和引导。
 
  首先,烟草公司应在自身内部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细化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对专业化组织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其次,要创新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扩大专业化分工范围,提高其实际效用;再次,应着力打造烟草科技员带头、以优秀烟农为主体的专业化组织。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烟草公司,先后在本县的桃源乡和西平镇建设了52座、30座智能化烤房,由科技员成立专业化烘烤队伍专人管理,为烟农烘烤烟叶,深受烟农欢迎。他们的实践证明,探索和发展烟农新型合作组织,是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有效方式。
 
    把信息化逐步延伸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
 
  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必不可少的部分。信息技术将成为克服农业分散性、区域性、时变性、经验性,以及稳定程度和可控程度低的有力武器。烟叶生产要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必须推动信息化管理工作,把信息化逐步延伸到生产管理环节,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烟叶生产。
 
  我国烟叶信息化建设始于1998年。2004年国家局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在全国烟叶产区地市级公司和工业企业全面推广实施,为各级管理部门掌握基层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信息渠道。
 
  但是,从目前烟叶产区信息化运行状况来看,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地方投入很多资金建立起了一些先进的信息系统,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使得一些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各单位应立足当地实际,建设适用又实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信息化真正延伸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要注重信息人才的培养,加快对基础软件技术平台的改造升级。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烟草专家信息库,为烟叶生产主体与专家沟通提供信息桥梁,让专家为烟叶生产提供及时的咨询指导。
 
  积极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我国烟叶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烟草农业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