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在反哺农业中的作用

2007-08-06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党校专题研究班课题组作者:熊 吉 陈 尧 王暖春 陆中山 程 彪 彭 川
      烟草行业长期以来积极扶持“三农”。从1985年起,烟草系统反哺农业的资金每年大约在20—70亿左右;在1985―2006年的21年里,烟草行业反哺农业(包括主产区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的资金总计达500—650亿元。为我国广大贫困农村的脱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烟草行业反哺农业的基本途径
 
      烟草行业反哺农业主要体现在:价外补贴、产前投入补贴、自然灾害救济和农业保险、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四个主要方面。自2005年开始,烟草行业在全国烟叶产区实施为期五年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烟水工程、烤房改造为重点,使广大烟农共享烟草行业改革发展成果。
 
      二、烟草行业反哺农业在国家扶贫战略中的地位
 
      我国烟叶产区大部分位于贫困地区,全国592个国家开发扶贫重点县,其中烟叶产区县就占了185个近1/3,如果再加上省级扶贫县,比例就会更大,烟草行业反哺农业具有重要的扶贫性质。
 
      1.烟草种植——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
 
      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逊提出的“要素价格均衡理论”表明,在没有交易成本的前提下,要素禀赋结构不同、比较优势有异的地区,能够按照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结构。我国烟叶种植区也逐步由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向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烟叶种植已成为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烟草产业的发展对于改变落后地区的贫困面貌具有重要作用。
 
      2.烟草种植在贫困地区的比重及作用
 
      烟叶种植占总耕地面积比例很小,但却创造了较大的农业产值。2004年,云南农作物6421.6千公顷耕地(9632.4万亩),其中种植烟叶面积达到了363千公顷(54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5%,创造的农业产值达7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59%。贵州共有耕地面积4903.5千公顷(735.525万亩),其中206.8千公顷种植烟叶,比例达到4.217%,生产总值28.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
 
      烟叶种植属劳动密集型生产,需投入较多的劳动。烟农的收入构成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烟叶。2006年,云南省种烟农户的户均收入5133元,人均收入1258元,是国家规定的贫困人口平均收入的2.17倍。
 
      三、烟草行业反哺农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
 
      长期以来,烟草行业不仅为国家财政资金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哺农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财政的贡献
 
      一是为国家公共财政积累提供了巨额税收。据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超过2100亿元,与2000年相比翻了一番,2006年税利达到了3000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从1982—2006年24年间,烟草行业就实现税利将近22000亿元,为国家财政积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各个地区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二是烟叶税对地方财力的贡献。2006年,全国烟叶税50亿元,约比2001年翻了一番。云南省2004年烟叶税入库15.94亿元,占乡镇一般预算收入的30.55%;贵州2005年烟叶入库6.67亿元,在65个产烟县(市)中,有31个县(市)的烟叶特产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10%以上。
 
      2.对农业产业化的贡献
 
      烟草行业自组建以来,以“公司+农户”的组织方式使分散的、小规模的种植个体能够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各种生产要素能够高效地集合起来,烟草农业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在云南、贵州、福建、湖南、重庆、四川等省,烟叶育苗专业户、农机专业户、烘烤专业户、农机服务队等新型服务组织缩短了农民种烟劳动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技术难度。
 
      3.对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
 
      一是组建技术推广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烟农科学种烟,通过现身说法、示范演练传授技术。积极推广科技兴烟,改进烟叶的烘烤技术,提高了烟叶的种植水平。其队伍之大、人员之多、管理之严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是少有的,大大提高了技术的到位率。
 
      二是引进和推广实用新技术,显著提高了产量质量,增加了烟农的经济收入。如漂浮育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良种良法配套、地膜覆盖栽培、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等技术已运用到粮食作物、蔬菜以及其它经济作物上,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四、烟草行业反哺农业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务之一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反哺农业是烟草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1.提高烟农收入的作用
 
      目前,全国有22个省、580多个县、4400多个乡镇种植烟叶,烟叶是很多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山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烟草种植者的收入构成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烟叶。以我国最主要的产烟省份云南省为例,2006年烟叶收购量1479.28万担,收购总值79.83亿元。全省种烟农户167.89万户,户均收入5133元,人均收入1258元,是国家规定的贫困人口平均收入的2.17倍。贵州省是我国烟叶产量的第二大省,2005年种烟农户50万户,烟叶收购量671.1万担,收入32.1亿元,户均收入6440多元,农民的收入较上年增加了7.1亿元。
 
      烟草种植业使得农民增收,增强了农民建设家园、改善生活、深化发展的能力,活跃了农村经济。
 
      2.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作用
 
      烟草行业反哺农业多年来主要体现在扶持烟叶生产,增加烟农收入方面,更多的是放在了“输血”的功能上。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烟草行业自2005―2006年已累计投入70亿元,新建改建了919万亩基本农田的水利排灌设施,改变了一部分烟叶产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新建设了10万座现代化的半自动密集烤房,可满足230万亩烟叶种植的烘烤,提升了烟叶烘烤设备的装备水平,降低了生产者在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3.对农业减灾降害的作用
 
长期以来,各烟叶产区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烟叶种植风险保障机制。比如,贵州省烟草部门从2004年起每年拿出2000万元,建立了烟叶种植风险基金的机制,对受灾较重的烟农实施了灾情救助。2006年省、地两级烟草部门用于救助的资金达2070万元,解决了灾区烟农的生产发展和生活困难问题。湖北省2006年建立了烟草种植自然灾害的保障机制,当年补贴受灾烟农资金达1610万元。
 
      4.对农村就业的作用
 
      从就业的角度来讲,烟草行业涉及农、工、商、贸多种业态,内部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专业性强。另外烟用机械材料、物流等相关产业,为全国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从目前中国农村的就业情况来看,在全国的农业总人口中,有1.5亿人为过剩劳动力。由于数量过于庞大,这一部分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在短期内并不能完全得到解决。且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情况下,烟草种植业和卷烟零售业为农民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烟叶种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劳动强度大的产业,烟叶种植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目前,全国烟农数量为360万户,按每户有2人从事烤烟生产,全国每年有近720万人从事烤烟生产,占全国乡村劳动力的1.5%,富余劳动力5%。如果算上烟农家庭里的半劳动力和季节性雇工,则至少有1500万人在从事烟草种植,占全国乡村劳动力的3%,富余劳动力10%。
 
      农村的卷烟销售也是非常庞大的市场,农村的烟民有近2亿人,占全国烟民的70%左右,在全国约500万户卷烟零售户中,农村占了70%,如果按每户2人来计算,则农村有700万人直接从事卷烟零售。
 
      5.对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
 
      由于烟叶属经济作物,同时在栽培、育苗、烘烤和田间管理方面技术要求较高,烟草行业培训和组织了大量的支农科技员,亲临田间地头,长期以来,烟草行业示范重视对农民的培训,采取办烟农学校、夜校、多媒体、明白纸、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在各个环节对农民无偿地进行技术培训,工业企业派出自己的烟叶科技专家到产区,每年约培训烟农720万人次。据统计,仅2004年,全国烟草行业技术推广费用就达到了5.54亿元。这些对烟农的培训和指导,长期下来潜移默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增强了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农民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科技观念获得飞速地提升,新农民、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新的经营理念,遍及农村大地,有力地推动了落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很多地区的农民就是靠这种提升和积累改变观念,继续种植烟草或转而经营其他经济作物,进一步发家致富。
 
      6.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之下,贫困地区陷入了一种怪圈,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人均收入低下→滥垦滥采伐→生态日益恶化→人均收入更低……正是由于这种不良循环的存在,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又会导致下述循环:人均收入低下→内部积累严重不足→技术停滞和劳动生产率低下→在人口增长条件下人均收入更低→滥垦滥采伐加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烟草行业十分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了基本烟田保护制度,通过烟水、烟路配套建设,推广轮作、机械深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平衡施肥等措施,改善了土壤生态,优化了环境,有效地缓解了因过度开垦和掠夺性种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烟草行业对农业的反哺,特别是对烟田和烟水的投入和建设,不仅本身保护和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农民的收入和积累提高,对于从根本上改变上述两种恶性循环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烟叶种植区肥力饱满且逐年递减释放,也改善了土壤生态,增加了其他轮作农作物的产量。
 
      7.对农村社会事业的作用
 
      多年来,不少地方烟草企业秉承“立足企业、回报社会”的宗旨,努力树立守诚信、负责任、有效率的企业形象,在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建设烟叶生产专业村、烟叶生产生态村就是烟草行业反哺农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烟区生产条件,促进烟叶发展、烟农增收和烟区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烟草行业长期来为社会事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各地烟草企业捐助的金叶希望小学遍布全国。1996年,国家局就为希望小学捐建希望书库,2000年,全行业职工捐款300多万元设立“金叶西部希望之星大学生奖励基金”,资助师范院校的贫困生。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白沙集团对各类公益事业的捐助总计近2亿元,1985年至2004年,红塔累计为各项公益事业捐款4亿多元。
 
      自2006年底开始,湖北、山东等省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湖北省的“千村千亩”工程,通过“公司+村委会+农户”的形式,力图建立“土地集约化、烟区生态化、烟农职业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企业化”的运行机制,以烟叶为产业支撑,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山东省开展的“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围绕建立烟叶生产生态村这一中心,建立组织、政策、技术、风险、社会化服务五个保障体系,在1000个烟叶生态村实施烟水、烟电、烟路、烟学、烟医、烟保配套联动,带动了烟区新农村建设。安徽皖南地区实行的职业化烟农政策,让烟农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上学补贴奖励以及免费安装电话等一系列“待遇”,职业化烟农队伍初显端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