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焦品牌推广,市场的阻力在哪里?

2010-11-10来源:烟草在线作者:阿木

  随着全民健康理念的推进,卷烟的“低焦油、低危害”将逐步摆上桌面,成为理念倡导的先行口号。在卷烟品牌的革新过程中,“低焦油”也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在笔者的记忆中,“中华(硬)”(低焦油)、“利群”(低焦油)等品牌早已先入为主,推开了低焦油品牌的历史。在现在的销售品牌中,沪“双喜(8mg)”一直成为了低焦油品牌的低表,长期的占据着卷烟的销售目录。可以说,随着后期降焦成为烟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主流,低焦油品牌将越来越多地被推向市场,像新投放的低焦油“利群(软老版)”就是在这样一个风口浪尖的形势下破浪而出的。因此,在后期,卷烟消费市场的“口味整合”是势在必行。

  但是,我们也看到,低焦油品牌,并不能够在短时间成为市场的新宠。像已成为历史的低焦油“中华”,就是因为在销售上并不见起色,最后成为被淘汰出局的“中华”规格。像沪“双喜(8mg)”,尽管长期在市场进行销售,但是目前还只能是“双喜(硬红)”的替代规格,销售也不及沪“红双喜”的三分之一。就连主打低焦牌子的“利群(软老版)”,市场也并不能够很快的接受,之后的平缓期可能将会很漫长。

  到底是什么阻档了卷烟品牌的低焦油之路,市场的突破口又在哪里?以下几个原因也许让我们找到倪端:

  ——前期宣传不够。在很多时候,我们在推广一个低焦油品牌的时候,只单纯地把它当作一个品牌来宣传,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个品牌都有它的局限性,消费层次、消费心理的差异,对品牌的热爱、喜好程度的差异等等首先会隔离一大批的消费者,等到最后再推出 “低焦油”这个维度时,消费对象会变得少之又少,推广也就受阻。因此,我们率先应该把“低焦油”当作一个大的卷烟品类、一个综合的商品来经营,当消费者接受了这种意识,这种感觉,再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低焦油品牌,这样成功的机率也就大得多。当然,在宣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强大的基础作为支撑,这个基础包括拥有对“低焦油”精心描述的宣传文档和资料,以及分布在各个价位层次中的低焦油品牌。

  ——消费“先入为主”现象所致。消费者长期的消费高焦油品牌,在意识上、情感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认同,当然也有口味上的依赖性,这种“先入为主”的状态树立了卷烟口味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一个“标准”。而低焦油品牌作为后期之秀,消费者在尝试时,往往与起先树立的 “标准”在比较。当有差异时,他们不会认为起先的“标准”有偏差,而是认为后期推出的不符合标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印象”,排斥也往往在所难免。当然,也有一些消费者由于长期吸食高焦油品牌,已经产生口味上的依赖,低焦油并不符合他们的消费习性,抵触情绪很大。

  ——“差异营销”不明显。在现阶段的卷烟营销模式中,我们还没有将低焦油卷烟品牌从整个的卷烟营销中隔离开来,单独进行市场营销。这样,整个低焦油系列,做为市场的一个弱势品牌,很难从芸芸众多的卷烟品牌中脱颖而出。应该说,低焦油卷烟特殊的卷烟品质,特殊的消费对象,完全是一个“特色品牌”,应该拥有独色的、差异性的卷烟营销方式。

  在低焦油的市场营销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将低焦油卷烟品牌逐步融入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消费者层面进行“低焦油、低危害”的宣传。尽管“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低焦油显然可以将危害减少到一定程度,因此,这个理念完全可以做为低焦油卷烟品牌的宣传主题。于是,在对零售客户、消费者沟通地过程中,可以将“降焦”作为一个卷烟消费发展的趋势来宣传和引导,逐步形成一种卷因低焦油消费的潮流。当然,有条件的商区还可以设立低焦油卷烟品牌陈列区,给消费市场一个强有力的低焦油消费信号。

  经常性进行低焦油卷烟的评吸,逐步产生对原先消费市场“潜移默化”的作用。低焦油卷烟品牌投放的初期,开展一些实质性的比对评吸会,形成消费者对低焦油品牌一种潜意识的认识,这些作用力,尤其是情感和意识的转移往往在后期对卷烟消费者口味市场的变化有一定的扭转作用。

  进行多个低焦油规格的引入,形成“阶梯”层面。低焦油卷烟市场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应根据各个价格层次进行多个规格的引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而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规格打些“游击战”。规格的丰富性往往能够一定的市场销售冲击,并能够接纳和迸发原本的需求和更多的转移需求。

相关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