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

2024-08-13来源:洛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作者:赵星、聂光玲

芒种至,仲夏始;盛夏的烟田里,伴随着揭膜机的步伐,烟叶脱“膜”获新生,预示着烟田迎来了忙碌的季节。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建设国家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为契机,积极推动农机、农艺、农田、农服“四位一体”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烟叶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蹄疾步稳、扎实推进。

改造“新”烟田,搭建机艺融合平台

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的洛南县地处秦岭腹地,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孕育了烤烟产业发展,受地形地貌限制,坡塬地相对较多,“绺绺田”“刀把拐角田”更多,制约着烤烟产业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和集约化经营。

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洛南县局(分公司)用好用活土地集中流转补贴政策,积极推进优质烟田流转,2021-2023年新建10个土地流转示范村,集中流转土地11550亩,其中,种植烤烟10074亩、粮食作物1476亩;撂荒地整治复种3500亩,烟田间作套种3200亩,烟田面积有效落实,粮烟融合全面探索,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土地集中流转后,村上组织挖掘机对原有耕地进行了破埂去垄、小块并大田,修筑了田间便道,方便大型农机田间操作,流转的1060亩耕地全部返租给了烟农,耕地成了‘香饽饽’。”洛南县城关街道七岔口村党支部书记郭斌高兴地说。

洛南县局(分公司)加强烤烟产业发展,统筹各类涉农规划、政策和资金,试点探索烟田轻度宜机化改造模式,建立2个千亩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制定《坡塬地块宜机化烟田改造标准》,动员种烟大村、大户和土地流转示范村对部分田块进行改造,开展田埂破除、地界合并、垄沟平复、坡度减缓等轻度土地治理3045亩,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与此同时,以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实施推广为契机,组织技术人员实地勘察,绘制基本烟田数字“一张图”,划分土地类型,为烟田宜机化改造、农机宜机化再造提供了数据支撑。

出台“新”标准,推动机艺深度融合

洛南县16家烤烟合作社按照新的育苗技术规程的要求,100%开展工场化育苗,统一配套苗床平整器具、装盘点播一体机、悬浮式剪叶机、湿润育苗喷灌系统等,减少了育苗作业环节,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效率。

“我们今年从2月26日开始,育苗点播用时4天,同比提前3天,4月28日烟苗发放结束,累计育苗53.4万盘,合作社两个月时间收入400余万元,实现了苗足、苗壮,有力保障烟叶移栽按时限完成。”洛南县局(分公司)副经理黄金辉说。

结合当前农机推广实际,洛南县局(分公司)坚持“轻简宜机、质效并重”原则,及时修订完善宽窄行种植、机械化移栽、带茎烘烤、四次采收等技术标准,初步构建了适合半山丘陵地块农机农艺融合的烟叶生产技术标准。

根据移栽机作业方式,开展大苗机械化移栽,将移栽与耕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等农事活动整合,实现了移栽环节机械化联合作业;全面推广粮烟宽窄行种植模式,提升中型农机通过率,配套大豆播种机,降低烟田套种的用工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2023年试点“烟+大豆”套种的基础上,今年,洛南县局(分公司)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启动“烟田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在古城镇、景村镇和柏峪寺镇建设“烟+大豆”套种核心示范区1万亩,其余10个镇办建立1处集中连片300亩以上的粮烟融合示范点,免费发放大豆种子4.95万公斤,烟田套种大豆2万亩、红薯500亩,烟田套种比例33%,同比提高了16个百分点。

研发“新”装备,加快实用农机应用

围绕育苗工场、田间生产、烘烤工场三大作业场景和耕、种、收、苗、管、烤六个作业环节,深入开展问题导向型技术攻关活动,依托烟叶生产技术骨干和QC课题小组,创新研发出新型烤烟覆膜机、烤烟装卸杆、烟叶回潮机等多种烟用农机具,获得国家实用专利8项,并先后在烟区推广应用。

洛南县局(分公司)连续3年召开农机“赛马”现场会,完成9个环节15款适用农机装备选型定型,配套推广应用470台(套),推进一机多用“一体化”作业,促进实用农具向农机功能性转化嫁接,推进人机协同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培养职业农机手队伍,洛南县局(分公司)加强与农机站、农机厂商和地方农机协会合作,联合培养一支农机作业与维修保养队伍,解决“有机不会用”问题,打通了农机进田的“最后一米”。

目前,全县实现了育苗、起垄、覆膜、移栽、中耕、培土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化作业率在全县农业产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构建“新”模式,提高作业服务效率

为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洛南县局(分公司)依托烟叶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平台,组建育苗、机耕、植保等机械化服务队,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拓宽服务半径,大幅提升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

同时,积极拓展社会化机械服务,加强与县境内农业服务公司和个体农机服务队的协作,采取农机租赁服务、无人机植保服务等方式,有效破解烟叶植保环节“无机可用”难题。

洛南县局(分公司)积极探索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结合烟叶智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推行“滴滴”式农机服务模式,试点烟田耕整地、起垄覆膜、植保、采收、运输、烘烤环节托管服务,提升农机作业覆盖范围和服务效率,为烟草农业全产业链赋能增效。

全县大力推行育苗、整地、起垄、覆膜、中耕、植保、烘烤、分级专业化服务,带动周边1万余名群众依托产业稳就业,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五项专业化服务覆盖率分别达100%、60%、50%、35%、100%,节省亩均用工3个,最大限度减少用工支出。

激发“新”活力,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

为支持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洛南县政府出台烤烟产业奖励政策,每年从烟税总额中拿出20%支持烤烟产业发展,其中10%奖励镇办,2%奖励村组烤烟生产有功人员,充分调动镇村人员工作积极性,8%作为烤烟风险基金,解决烟农种烟后顾之忧;及时调整烤烟灾害保险赔付标准由1200元/亩提高到1500元/亩,有效降低产业发展风险,为烤烟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洛南县局(分公司)发挥金叶科技小院平台作用,深化“产学研用推”一体化贯通,积极向烟农宣讲烟叶生产新技术、新要领,实地解决烟叶生产各环节的疑难杂症,最大限度减工降本促农增收。

为大力推广“烟杆-生物质”“秸秆-高碳基修复肥”等循环农业,洛南县局(分公司)引导县域内企业与烟农合作社开展“订单式”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000余吨、高碳基修复肥1200吨,促进了全县农业全产业链的换挡升级。

据统计,洛南县改造传统密集烤房584座,新建新能源烤房675座,全县60%以上烤房使用生物质燃料烘烤,所有5座以上的烤房群和50座以上的烘烤工场实现100%新能源烘烤,有效减少煤炭消耗和污染排放,年均回收废旧地膜1000吨,烤烟产业走上了“优质高效、绿色安全、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将立足烟区实际,集成各方创新力量,以农艺为基础、农机为关键、农田为支撑、农服为保障,加快培育烟叶新质生产力,以创新实干之笔,奋力书写大农业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洛南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郭小宝说。

相关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