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产烟的紧俏处境冷暖自知

2009-11-17来源:浙江云和烟草作者:小溪

  经济危机下的货源投放策略让以往相对稳定的沪产烟出现内部的调整,各规格品牌处境迥异,冷暖自知。

  沪产烟品牌中华、红双喜、牡丹、大前门布局于销量密集的类别卷烟,走势也跟随09年类别卷烟的趋势。在货源调节上,针对浙江市场历来奉行“紧供保价”的策略,也使得沪产烟始终处于紧缺状态。紧俏也成为沪产烟多年来最大的卖点,但紧俏的性质各不相同。

    宽紧适度、量价齐飞——“中华”

  为对抗经济危机,利用销售攻坚战创下一月份开门红,其中中华货源的密集投放功不可没。过于宽松的中华投放政策,使得中华货源市场泛滥,价格不断下降。3-4月份供过于求,中华的社会库存臃肿,货源流通缓慢,出现滞销的问题。但6月份开始,随着货源的收紧,城际间“洼地效应”的产生,外围市场的热炒,中华卷烟再度紧俏抢手。零售客户为争取中华货源要求调整类别、办理电子结算、建设示范店甚至出面收购。在宽紧有序的政策调控以及外围市场的内外因作用下,中华热潮从6月持续到现在,实现量价齐飞。中华系列1-10月份实现卷烟销量182.44箱,与同期181箱基本持平,但在内部软硬盒比例上却出现巨大的调整。其中过去被客户称为“零利润”,必须搭配销售的中华(软),实现销量72.76箱,同比增长39.28%,占中华总销量39.88%,较同期提高11点。

  受益增量、缺少替代——“红双喜(硬)”

  为了实现卷烟销售金额6%的增长,对一二三类烟采取增量或者结构调整的策略,促使整体卷烟销售结构提升。中华通过将硬盒需求转移至软盒,达成提升。而红双喜(硬)吸收牡丹(软)转移的货源量,受到增量的重点扶植。但雄狮(007)培育陷入困境,迟迟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红双喜(硬8MG)、红塔山(软经典)又长期受累于货源的紧缺,缺少替代品牌使得红双喜(硬)在增量的情况吸纳更多7元档的市场需求,而供应不足的状况却未获改善。相反,7元档的中收入消费人群数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高涨,三类烟的市场规模处于扩张之中,使得红双喜(硬)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增量能够使其爆发出更强的潜力。红双喜(硬)1-10月份实现销量363.32箱,同比增长33.72%。

  弹性减量、让路省外烟——“牡丹(软)”

  牡丹(软)与雄狮(硬)都具有弹性品牌的天资,都为货源调控的首选品牌。因为四类烟优质替代品牌众多,客户的品牌切换自觉到位,对牡丹(软)卷烟的减量调控不影响整体的销售金额、卷烟毛利等结构指标,而由于替代及时,对销量的影响也被削弱。为了加快3-5元档省外烟的销售,以及提升结构的需要,雄狮与牡丹(软)共同为省外烟让路,为结构提升牺牲。品牌切换让红金龙(硬虹之彩)、黄果树(硬)、七匹狼(豪情)等省外烟品牌销量获得提升,但市场需求具有粘性,以及对卷烟的忠诚性,使得需求切换难以完全到位,市场紧俏的局面短期内会显得更加紧俏。牡丹(软)1-10月份实现销量219.04箱,同比减少30.15%。       

   相对稳健、日趋常态——“大前门(软)”

  大前门(软)作为满足低收入者需求的低档烟,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与扶持,也有市场销售的硬性指标。作为低档烟的二把手,有良好规避风险能力,更多的风险由雄狮(红)承担。不论是增量还是减量调控,都选择占低档烟销量70%以上的雄狮(红)。大前门(软)既不会弥补雄狮(红)调控的缺口,也不会被压缩销量,始终保持稳定节奏的投放。大前门(软)的紧俏状态也随之常态化。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