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低档烟存有认识误区

2009-06-23来源:中烟电子商务网作者:孙树立

    按照经济学常理分析,在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低档卷烟应当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在部分地区,低档卷烟却成为少人问津的灰姑娘。

    那么与低档卷烟销售相关的各方究竟如何看待目前出现的滞销局面呢?本刊调研组按照模拟营销倒推模式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分析。

    众所周知,低档卷烟消费的主题是农村市场和城镇务工人员。在问卷调查中,东部、西部、中部消费者对低档卷烟市场出现的低迷现象有何评判呢?

1、品质评价

    (1)低档烟=低价烟

    “便宜无好货”,认为“低档烟=低价烟”的消费者东部地区占21%,中部地区占19%,西部地区占39%。

    在广州务工的刘先生赞同这一观点。2000年他刚到广州的时候,囊中羞涩的他吸食最便宜的低档卷烟“芙蓉”,后来发现,工友们对他总是冷嘲热讽,“当时就感受到羞辱,被人歧视真不好受”。2001年,当收入有了增长后,他马上扔掉了“芙蓉”,转而吸食“白沙”,2006年他自己开设了个小公司,为了业务需要,消费档次升级到“555”。

    “我平时喜欢抽‘石林’,那是经济压力大啊,我现在都抽便宜的”,四川农村消费者王先生解释说,但是他家修建房屋时候却是用“龙凤呈祥”,孩子结婚用的是“香格里拉”,节日都抽稍微高档的卷烟。

    从消费心理学分析,城市务工群体认为,低档烟目前成了低价烟的代名词,这一群体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只能勉强接受,更重要的是低档烟往往成为贫穷者的代名词,几乎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很受到歧视。收入增加后,会选择价格更高档的卷烟,从消费金额上进行控制。

    农村消费群体认为,“经济”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但是会在重大的经济活动中选择消费更高档的卷烟,尤其是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雇工建房等家庭大事或者是节日期间,“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体现实力的需要”。

    (2)低档烟=低质烟

    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认为“低档烟=低质烟”的消费者东部地区占28%,中部地区占31%,西部地区占46%。消费者认为,低档卷烟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包装差,保管不方便(24%)。主要表现在存放时间一旦过半月,水分含量不合理,容易受潮或者脱水,不利于保存。
   
    二是吸味差,入口不纯洁(32%)。主要表现在“味道不纯正,土壤味和生烟味道过浓,吸食两支后,喉咙不舒服”

    三是品质差,质量不稳定(41%)。主要表现在“刚上市的卷烟比后上市的品质好,后上市的卷烟明显在口感上差别太大”

    四是设计差,影响了形象(3%)。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上,图案过于花哨,影响了形象”。

    (3)低档烟=低劣烟

    认为“低档烟=低劣烟”的消费者中部地区占26%,西部地区占41%。为什么消费者对低档卷烟有如此的认识?

    一是假冒伪劣低档卷烟在农村消费市场时有发现,“李鬼”以假乱真的包装和低劣的质量几乎让农村低档卷烟消费者无法辨别,加之“低档烟=低质烟”观念的影响,导致部分农村消费者认为低档卷烟质量低劣。

    二是少数地区对农村消费市场关注不够,市场整顿的重点被放置到集镇,而对偏远地区的关注不够,导致假冒低档卷烟有所抬头。

    三是少数地区对农村消费市场客服匮乏。目前,由于农村市场客服工作依然存在盲点,导致偏远地区消费者和经营者无法从正规渠道订购卷烟,只能从烟贩或集镇采购,而对假冒低档卷烟的辨别不够,被动接受了假烟。

    三大原因的客观存在使边远地区低档卷烟消费者产生了“低档烟=低劣烟”的错误认识。

    从消费者的三大不全面或者不准确的认识分析,低档卷烟品质在某些方面的确存在着缺陷。而要解决这些缺陷,则要严格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品质稳定;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杜绝假冒卷烟;加强客服管理,维护消费市场。

2、品牌评价

    1、品牌断档导致忠诚度锐减

    80%的消费者表示,由于对某一品牌长期吸食,基本形成了嗜好性,但是往往出现品牌断档的现象,无法满足特定的嗜好性,而新上市的品牌同样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因此在无法寻找到合适的品牌的时候将不得不舍弃对嗜好性品牌的依恋。

    2、品牌置换导致公信度降低

    20%的消费者表示,“现在的一些卷烟品牌有一种短期行为,换得快,搞得我们无法适应”,实际上就是品牌置换后的市场接受过程缓慢,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降低。这就需要客服部门做好上市推介工作,在品牌选择上必须选择适合本地消费者口味的品牌。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