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丹江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3-31来源:丹江口市统计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上届政府的收官之年,是全市移民内安复建的攻坚之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机遇,坚持以项目建设助推经济发展,以责任落实抓好移民工作,以社会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使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喜人态势,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8375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457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48239万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70938万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5:50.4:35.1调整为2011年的15.2:50.6:34.2。全市人均GDP为24397元,比上年增加3623元。

  市场物价稳步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4%。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4.6%;衣着类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9%;交通和通信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8%,居住上涨5.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7%。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6.2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3万人比去年增长9.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63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全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实力不强,发展不快,亮点不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工业生产和外经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第三产业比重不高等等 。

  二、农业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9883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27197万元;林业总产值7586万元;牧业总产值109683万元;渔业总产值53057万元。粮食种植面积44.97万亩,比上年增加0.28万亩,增长0.6%;油料播种面积9.87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13941吨,油料产量8884吨。

  畜牧、水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大牲畜出栏27604头,比上年增长1.95%;生猪出栏247149头,比上年增长3.37%。肉类总产量4634511.5吨,比上年增长%。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18532吨、4141吨、513吨;水产品产量达到51966吨,比上年增长2.13%。

  农村用电量8644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8.5%;化肥施用量1.58万吨,下降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77家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395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完成工业总产值1564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58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9.2%;集体企业完成总产值21423万元,比上年下降5.8%;股份有限企业完成总产值1084133万元,比上年增长25.0%。轻工业完成总产值279700万元,比上年增长58.4%;重工业完成总产值128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轻重工业结构之比为1:4.59。新型工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冶金、汽车配件、医药化工、绿色食品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183440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6%。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1年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35.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99%。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5.4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612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81385万元,比上年增长44.7%;实现利润3759万元,比上年增长92.6%;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幅,项目建设形势向好。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8755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城镇投资698792万元,增长30.5%,房地产开发投资55137万元,增长10.5%。;农村投资39963万元,增长12%。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4380万元;第二产业投资207681元,增长7.1%;第三产业投资515694万元,增长39.1%。

  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自2005年9月份开工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310万元,占计划的86.3%,其中当年完成投资19305万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内安房屋建设完成投资224383万元,占全市投资总量的30.4%;十堰至房县高速路丹江辖区当年完成投资76600万元;丹江口旅游码头当年完成投资8500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16000;丹江传动轴公司重型车辆壳传动轴生产线当年完成投资6700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00。南水北调中线习均公路大桥累计完成投资15435万元,已于五月一日竣工通车。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5130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269833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农村实现零售额145295万元,增长1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35810万元,比上年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65936万元,增长22.9%。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出口1153万美元,增长30.4%;招商引资新签合同项目65个,实际到位外资1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实际到位内资2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8953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6%;旅客周转量10566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4.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2173辆,其中载客汽车9884辆,载货汽车2289辆。

  邮电通信业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6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5%。固定电话用户为39324户,增加8974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61406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63.3部/百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41495户;城市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69.5户/百户。

  全市国内旅游人数50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2.8%。其中:海外游客12.21万人,比同期增长31.9%。实现旅游总收入25.39亿元,比同期增长49.1%。其中旅游创汇3830.8万美元,比同期增长28.6%。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14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7918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全市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55元,比上年增长36.1%。全年财政支出320298万元,比上年增长31.1%。  

  金融运行状态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34770万元,比年初增加33023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9454万元,比年初增加126887万元。人均储蓄存款达17990元,比年初净增2656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53972万元,比年初增加136036万元。

  全年保费收入2.59亿元,增长5%。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0.64亿元,增长10%;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1.95亿元,增长3.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内全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8011人;全市普通中学在校生26078人,小学在校生2977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5901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申报十堰市以上科技项目17个;其中: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个;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8个。  

  十、广播电视、文化和卫生
全市年末广播覆盖率达94.53%,电视覆盖率达96.6%。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8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电影放映单位28个。电视台2座,有线电视入户率达47.2%。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8个,卫生技术人员2304人,病床床位2118张。  

  十一、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

  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加强。全市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全年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22374万元。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150吨。

  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2011年城市建成区噪音平均值为58.7分贝;丹江口市水库检测状况没有明显变化,达到国家规定类别Ⅱ类的标准。城市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为85.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全市城区拥有标准营运车辆70辆,出租车100辆,园林绿地面积110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20.1万吨/日。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出生人口5810人,死亡人口27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59925人,其中:城镇人口166320人,占36.2%;乡村人口293605人,占63.8%。男性人口238718人,占51.9%;女性人口221207人,占48.1%。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突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89元,比上年增加1437元,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4587元,同比增加541元,增长13.4%。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15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015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6986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271492人;全市有13752人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有31424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3161张,收养2746人,建立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22个。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不变价)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年报数。

  4、人均指标按常住人口计算。

  5、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抽样调查测算数据。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