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舟山群岛新区批复之年,也是“十二五”起始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新区新起点,争做新区排头兵,坚持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建和谐,加快推动新一轮大开发大发展,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顺利实现,为新区和“十二五”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10.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1%,2007-2011年五年年均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85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9.10亿元,增长18.9%,其中工业增加值100.43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1.08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从2006年的4.4:42.3:53.3调整为3.2:44.9:51.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82216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年全区海洋经济总产出544.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8%;海洋经济增加值165.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53.3%。
2011年,全区分别实现共享区域财政总收入、共享区域地方财政一般收入49.34亿元和24.57亿元;实现区本级财政总收入2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7.2%,五年年均增长3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28.6%,五年年均增长30.30%。其中,增值税1.53亿元,增长36.8%;营业税3.49亿元,增长17.8%;企业所得税1.11亿元,增长29.5%;个人所得税0.57亿元,增长12.6%。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教育支出3.78亿元,增长25.1%;农林水事务支出3.81亿元,增长32.3%;医疗卫生支出1.44亿元,增长14.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20亿元,增长3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32亿元,增长13.2%。
年末全区农渔村劳动力从业人员17.16万人,增长1.8%。其中从事第一产业3.20万人,增长0.6%;从事第二产业8.32万人,增长7.5%;从事第三产业5.64万人,下降4.9%。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农渔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201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91亿元,增长5.1%;林业总产值0.10亿元,增长6.7%;渔业总产值9.35亿元,增长22.4%;牧业总产值3.23亿元,增长10.1%。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531公顷,下降3.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15公顷,下降4.9%,粮食产量2.73万吨,下降4.3%。蔬菜播种面积4359公顷,下降1.2%,蔬菜产量9.27万吨,下降3.7%。果园面积4498公顷,下降4.3%,水果产量4.87万吨,增长3.0%。
年末生猪存栏10.80万头,下降3.7%;生猪全年出栏14.65万头,下降2.6%。家禽年末存栏63.33万只,增长2.7%;家禽全年出栏76.68万只,下降6.3%;禽蛋产量3924吨,下降8.0%;全年肉类总产量1.37万吨,下降3.5%,其中猪肉产量1.17万吨,下降1.7%。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0.63万吨,增长18.2%。其中地方渔业产量6.96万吨,下降7.2%;远洋渔业产量3.67万吨,增长146.0%。全区海水养殖面积1020公顷,下降41.7%,海水养殖产量5324吨,下降43.5%。
年末全区有机动渔船521艘,比上年减少41艘。其中生产渔船466艘,比上年减少37艘;远洋捕捞渔船56艘,比上年增加12艘。渔船总吨位6.69万吨,增加1.06万吨,其中生产渔船5.96万吨,增加1.29万吨;渔船总功率9.72万千瓦,增加0.37万千瓦,其中生产渔船8.40万千瓦,减少0.5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55.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实现工业增加值100.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2%。全区工业销售产值531.6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工业产销率95.2%。工业品出口交货值52.29亿元,比上年下降8.3%。全年实现临港工业总产值403.26亿元,增长29.3%,占全部工业比重为72.6%。分行业看,石油化工业产值160.15亿元,增长45.1%;船舶修造业产值119.69亿元,增长29.3%;电力生产供应业产值34.84亿元,增长23.7%;机械制造业产值70.00亿元,增长13.5%,其中塑料机械业产值40.21亿元,增长22.2%;水产品加工业产值29.69亿元,增长7.7%;纺织服装业产值16.50亿元,下降3.4%。
全年全区1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43.91亿元,增长26.7%,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79.9%,其中,重工业产值350.17亿元,增长31.5%,轻工业产值93.74亿元,增长11.5%。年末有工业产值上亿企业48家,比上年末增加1家,亿元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2.31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4.2%。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82.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5%。
全年全区1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考评得分326.48分,比上年提高30.93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9.94亿元,增长30.8%;实现利税总额25.02亿元,增长16.0%,其中利润总额6.89亿元,下降57.7%。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28.78%,全员劳动生产率272695元/人。
全年全区1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量为126.7万吨标准煤,增长16.3%,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5.9%。全区工业用电量10.41亿千瓦时,增长10.7%。
全年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8.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9家,实现总产值90.73亿元,增长24.0%;建筑施工面积722.51万平方米,增长18.4%,其中新开工面积276.74万平方米,下降12.8%;实现利润总额1.71亿元,增长30.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2011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20.30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145.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2.45亿元,增长21.5%;城乡个私投资额3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0.04亿元,下降70.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67.69亿元,增长27.2%,其中工业投资额67.63亿元,增长27.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152.57亿元,增长48.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额56.89亿元,增长34.4%。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5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其中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分别为41.03亿元、5.76亿元、2.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倍、94.2%、28.1%。商品房房屋施工面积281.39万平方米,增长39.7%;房屋竣工面积31.95万平方米,增长23.7%。商品房销售面积42.87万平方米,下降5.5%。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2011年末全区有海运企业88家,比上年末增加8家,海上货物运输船舶557艘,海运总运力达到190万载重吨,其中万吨级以上船舶55艘,比上年增加2艘,运力104.78万载重吨,比上年增加13.42万载重吨。年末全区有集装箱运输企业91家,车辆数1450辆,总吨位4.4万吨。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4.08万辆,比上年增长22.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78万辆,增长28.3%。
全年定海港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0353万吨,比上年增长5.3%。从主要品种看,石油及天然气吞吐量3892万吨,比上年增长12.4%;金属矿石吞吐量1106万吨,增长70.1%;煤炭及制品吞吐量924万吨,增长23.9%;粮油类吞吐量551万吨,增长50.6%。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7.50万TEU。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年末全区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23.98万户,比上年下降2.0%;移动电话用户70.74万户,增长26.5%;宽带用户12.14万户,增长12.3%;邮路长度516公里,增长1.2%。
全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8.5万人次,增长20.3%,其中国内游客452.1万人次,增长20.3%,国际游客6.4万人次,增长15.8%。旅游总收入44.89亿元,增长28.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2.5亿元,增长29.3%,国际旅游收入3520万美元,增长16.2%。2011年末,全区有星级宾馆(饭店)12家,旅行社41家,AA级旅游景区1个,A级旅游景区4个,农(渔)家乐项目160家。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2011年,全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93.99亿元,增长19.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40.24亿元,增长30.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69亿元,增长15.6%,其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19亿元,增长17.8%。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9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7.30亿元,增长25.5%。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8.54亿元,增长19.3%;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1.84亿元,增长11.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4.50亿元,增长32.2%,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50亿元,增长67.7%。
年末全区有商品交易市场56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2个,生产资料市场4个。年末全区有亿元市场6家,比去年增加1家,全年实现成交额85.59亿元,同比增长14.6%。
2011年,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4.09亿美元,增长19.7%。其中出口总额16.4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3%;进口总额27.68亿美元,增长41.8%。出口产品分品种看,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分别实现出口额4.77亿美元和0.3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36.1%和14.2%,水产品实现出口额2.04亿美元,增长13.9%。对韩国和美国的出口额分别为0.93亿美元和0.9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8.3%和41.1%,对日本和欧盟出口额为6.19亿美元和1.23亿美元,分别增长1.4倍和30.4%。
全年新批设立外商投资项目5个,投资总额5116万美元,合同外资金额88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13万美元,增长2.7倍。新引进区外境内企业53家,比上年减少19家;合同利用市外内资20.84亿元,增长78.5%;实际利用市外内资17.53亿元,增长79.8%。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区区级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96.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5.4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7.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5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0.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26亿元。其中工业企业贷款54.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4亿元。
2011年,全区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5.88亿元,增长15.4%;人身保险费收入5.02亿元,下降3.8%。保险公司赔款支出4.84亿元,比上年增长66.9%;给付支出0.50亿元,比上年下降44.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1年,全区共组织申报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9项,已被立项181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54项,市级44项;共受理专利申请898项,授权379项,其中授权发明46项;共有2项科技成果获省级政府奖,8项科技成果获市级政府奖。年末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9家。
年末全区有浙江名牌10个,其中工业名牌8个、农业名牌1个、服务名牌1个;舟山名牌24个,其中工业名牌21个、服务名牌3个。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注册商标151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2件,省着名商标27件,市着名商标43件。
年末全区有普通高中3所,全年招生512人,在校学生1626人;普通初中13所,全年招生2731人,在校学生8129人;普通小学21所,在校学生19066人;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7566人。2011年全区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小学、初中辍学率均为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率达到99.48%。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5个,其中一级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二级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三级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5.66万户。全部社区拥有100平方米以上室内文化活动室,社区活动室总面积达41045平方米。
全年全区共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68次,送戏下乡90场,农村电影“2131”工程送电影下乡1518场次,开展公益文化培训700余场。
全年新建500平方米以上健身广场(公园)11个,标准篮球场2个,门球场1个,室内健身场地4个,新增体育场地3.5万平方米。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50名,其中浙江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6名,舟山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
年末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0家,卫生防疫机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医院、卫生院床位236张。卫生技术人员580人,其中执业医师168人,注册护士171人。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站70个。全年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97.6%,全年累计报告传染病1961例,报告发病率每10万人为518.45人,“五苗”接种率为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04‰。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78246人,比上年增加2305人,年增长率6.13‰。其中农业人口214350人,非农业人口163896人;其中男性189130人,女性189116人,男女性别比为100.01:100(女性=100)。全年出生人口2748人,出生率为7.27‰;死亡人口2393人,死亡率6.33‰;自然增长355人,自然增长率0.94‰;迁入人口8692人,迁出人口6651人,人口机械增长2041人,机械增长率5.40‰。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7元,增长13.4%,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262元,增长16.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与上年持平。全年农渔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25元,增长15.9%,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5%。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18元,增长15.7%;渔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788元,增长19.7%。农渔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498元,增长14.3%。农渔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6平方米,农渔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5.1平方米。
年内有5.56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3%。新型农渔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6.41万人,参合率98.9%。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88.5%。全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64万人。
年末全区有社会福利院2所,敬老院12所,总收养人数646人。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供养标准为8610元,农渔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8.15%,供养标准达到8610元。全年有2952户,共4333名城乡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低保对象850人,农渔村低保对象3483人,城镇居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360元,农渔村居民低保标准从去年的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52元。
十一、新农渔村建设、环境和公共安全
全年全区共有10个农渔村小康社区通过验收,年末小康社区数达到70个,其中12个全面小康社区,25个基本小康社区,33个初步小康社区。全年共有27个整治社区通过验收,完成农渔村污水治理0.71万户,参加改厕治污社区27个,完成卫生改厕3123户。农渔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全年实施危房改造建设3353户,其中开工改造建设困难家庭危旧房116户,完成改造100户,在建16户,完成改造面积0.7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45万元。
2011年底,全区已创建省级生态乡镇(街道)7个、市级生态村2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2个、区级生态社区46个,市级绿色社区9个。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1.5分贝,烟尘控制区总面积22.66平方千米,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全区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28.5万亩,森林覆盖率50.7%。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164起,死亡29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94人;道路交通事故136起,造成20人死亡、14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0.7万元;火灾事故19起,直接财产损失69.5万元。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中所列的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是指年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4、旅游总收入数据从2006年起按照新口径调整。
5、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