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海韵蓝』!

2019-11-04来源:三悦有言

从产品到品系再到品牌,「海韵」的下一步以及下下一步。

前段时间,「真龙」以「海韵现象」为主题举行了一场高规格研讨会。这场备受关注的智慧盛宴,从不同的角度对「海韵」所塑造的「海韵现象」进行了梳理与解读,进一步廓清了「海韵」乃至「真龙」品牌的未来路径。这场会议的更大意义,并不止于经验做法的系统总结,更在于对「海韵」以及「真龙」品牌重新出发的举纲张目。

在我看来,至关重要的就是「海韵蓝」的跃然眼前。

先说到「真龙(海韵)」这支烟。作为一款定价500元的髙端产品,「真龙(海韵)」从2012年首次突破万箱,再到2014年达到2万箱,最近5年一直保持了8%以上的年均增长。今年前3个季度,「真龙(海韵)」商业销量达到2.75万箱,同比增长13.6%,预计全年将会超过3万箱以上,不仅稳定居于全国500元整数价位前列,也一直保持了更快增长、更好状态。

从2008年「真龙(海韵)」上市,到目前为止,「海韵」在500元「真龙(海韵)」的基础上,向上拓展、丰富了600元的「真龙(海韵细支)」、700元的「真龙(软海韵)」,已经搭建起「一门三杰」、覆盖硬盒、软包和细支的产品架构,整个「海韵」系列前3个季度的商业销量已经达到3万箱左右,构成了「真龙」在高端市场的绝对力量。

总结「海韵」的成功,有很多不同的视角,但离不开三个维度:一是有特点的产品呈现,以「活性炭嘴棒」为代表的产品创新,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二是有耐心的本土经营,十年磨剑成就了本土市场的叫好叫座,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三是有温度的口碑积累,充分激发了属地的品牌情节和消费自豪,有着非常强烈的品牌忠诚和消费认同。

归纳起来,「海韵」是有着鲜明特色风格、良好市场口碑和细分市场领先的「SpecialOne」。

在消费升级与需求拐点的双重作用下,结构提升构早已成了中国烟草发展的最大支撑。具体到500元价位—兼具价值升级的前暂行、扩容上量的空间感,目前在销品规接近50个,2018年以后上市就有14款之多,展现出极高的品牌热情和市场热度。前3季度商业销量已经达到21万多箱,增幅接近50%,绝对增量亦突破7万箱。

不过,太多的品牌嘴巴上很重视,身体却很诚实,除了满足于锦上添花,不够用心、缺乏韧劲,面对强势品牌也总有绕道而行的条件反射。像「海韵」这样经年累月的精耕细作,并不多见。一方面,「海韵」的每一步都走得稳而扎实,「海韵现象」背后是经年砥砺;另一方面,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海韵」的先行一步也可以分享到更多的蛋糕。

更大的背景,则是「打通烟草产业链」与「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双线预埋下,区域性品牌如何定位与站位的战略选择。很显然,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决定了品牌在规模上很难做得更大,唯有做强结构、做足特点,才能在为中国烟草品牌生态丰富性、多样性做出贡献,在对接对接「个性化、多样化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中争取主动。

所以,「海韵」不仅为自己赢得尊重,也在中国烟草的高质量发展中打开空间。

按照「海韵现象」研讨会上发布的愿景和路线图,「产品创新是核心」、「营销发力是关键」、「品牌文化是支撑」被置于「海韵」下一步以及下下一步的核心位置,在产品力这个1的基础上,营销和文化两个层面将为「海韵」的品牌力增加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0。换一种表达,除了产品一如既往的好,「海韵」的未来将会在品牌化进程中越来越好。

我把它理解为三个维度:

一是「海韵」的体系化。未来的市场竞争,有没有高端产品、有没有髙端品牌、有没有高端影响这「三个有没有」将会是决定性,「海韵」已经完成了高端产品的力量塑造,并正在从完整品系向独立品牌提升的关键阶段,没有体系化支撑不过是单打独斗、单兵作战,加快推进「海韵」的体系化既是走到今天的必然选择,也是面对明天的迫在眉睫。

二是「海韵蓝」的整体输出。我一直认为,颜色最有力的武器,共享单车的小红车、小蓝车,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蓝红之争,包括万宝路的红白语言,都构成了直接、强烈而有效地消费识别和品牌记忆。「海韵蓝」有很好的基础,一方面要巩固和强化本土市场「海韵蓝」的认知和认同,另一方面要围绕「海韵蓝」的输出来为向外走、向上走最大限度凝聚共识。

三是放大「中国真龙」的力量感。在研讨会上,「中国真龙」的品牌站位正式发布,从「广西真龙」到「中国真龙」,更加完整地展现出「真龙」品牌的自信、自立与自强,尤其「海到尽头天是岸」的品牌主张具备更好的共鸣感与契合度,把这个方面的故事讲好,对于「海韵」的品牌塑造乃至「真龙」品牌的长远未来都将会是一个极大助益。

如果说超过3万箱的年销量代表了消费者「真香」认证,构成了「海韵」的昨天;那一抹亮眼的「海韵蓝」,则意味着「海韵」的明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