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炫赫门)”的强势是好事情,但同样需要居安思危。
该如何评价“南京(炫赫门)”的强势?数据应该最具说服力。2018年,“南京(炫赫门)”实现商业销售69.7万箱,位列细支烟全国第1位,总销全国第9位,占全国细支烟份额达到20.1%,占二类烟份额达到9.1%。今年前5个月——在有意控制投放、普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南京(炫赫门)”仍然实现商业销售38.1万箱,同比增长12.6%。
这种极具统治力的市场表现,还原了“南京(炫赫门)”压倒性的品牌优势。
关于“南京(炫赫门)”的成功有很多深入的总结,在诸多技术性的细节之外,有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战略上的提前量,“南京”做细支烟是最早的,也是坚持得最好的,经年的坚持不懈换来了今日的向前领跑;另一个是过得硬的产品力,“南京(炫赫门)”就是那个最具竞争力、成长性的1,也是真正的“一直被模仿,从来没超越”。
只是,随着消费升级的步伐加快,全国单箱均价从1万元+迈过2万元+跃进3万元+,再加上严苛价格管制下的价值固化、形象老化、口碑矮化,让“南京(炫赫门)”也有结构上的力不从心与节奏上的有所保留,主观上不想销这么多、不愿跑这么快构成了“南京(炫赫门)”最近一两年的发展主线,南京的重心和方向转移到至少在普一类烟以上。
加大高端市场投入、加快高端产品发展是一方面。从“南京(红楼卷)”的高端站位,丰富南京的文化内涵和品类价值,再到“南京(雨花石)”在500元高端烟市场建立起突出优势,实现了有效的消费承接,直至“十二钗”系列稳扎稳打,为南京细支烟的高端化、规模化找到了平衡、提供了支撑,南京品牌借此从只有“炫赫门”到不止“炫赫门”的华丽转身。
积极拓展“南京(炫赫门)”的价值空间、体系建设是另外一方面。尽管南京的志向不在“炫赫门”,整个行业对南京的期待也不止于“炫赫门”,但考虑到“南京(炫赫门)”的体量规模,以及二类烟对于稳定规模、过渡结构的积极意义,尤其“炫赫门”这个IP——风靡快手的“抽烟只抽炫赫门、一生只爱一个人”广泛的影响力,还是有很多文章可做。
很显然,升级“南京(炫赫门)”不是做与不做的选择,而是怎么做更好的决定。
前段时间,之前一直有消息流出的升级版“南京(炫赫门)”终于露出真容,这支初步定名“南京(炫赫门炫彩)”的细支烟新产品,有着与“南京(炫赫门)”一脉相承的整体调性与风格呈现,据南京家的朋友讲,“南京(炫赫门炫彩)”在内在品质、消费体验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实现了对“南京(炫赫门炫彩)”的完美升级。
无图有真相.jpeg
不过,因为细支烟新产品开发的价格门槛,“南京(炫赫门炫彩)”的价格大概率设置在260元/条。
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因为价格跨度过大,从建议零售价160元/条到260元/条62.5%的涨幅,不仅会切断与“南京(炫赫门)”既有消费群体的价值关联,也会很大程度上稀释掉承继、过渡“南京(炫赫门)”价值升级的策略用意。很难想象“南京(炫赫门)”的消费者会一下子从二类烟跨越到一类烟的消费升级,这一步着实迈得有点大。
另一个是在已经有“十二钗”系列且势头很好的前提下,“南京(炫赫门炫彩)”会不会带来内部的竞争拥堵?尽管从定位和调性看,“南京(炫赫门炫彩)”与“十二钗”系列有着鲜明的区隔和差异,但商业渠道、零售终端和消费者未见得同步这么认为。在价格决定价值的语境中,很难实现品牌所期望的差异化效果,反而有可能形成无谓的内耗。
因为价格管制和门槛设计,没有“南京(炫赫门炫彩)”放在180元/条或者200元/条这个前提,让“南京(炫赫门炫彩)”不得不踏空结构梯次上移的机会,这是南京无可奈何但又必须正视的现实,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南京(炫赫门炫彩)”之于“南京(炫赫门)”不再是1+1的产品组合,而是从1到2的价值升级。
所以,南京不能放弃“南京(炫赫门)”价格调整的努力,尽管有严苛的价格管制,但考虑到“南京(炫赫门)”长时间、大范围的供不应求,以及由此延伸开来的常态化溢价,这是推动价格调整的最大基本面,从技术到操作都具备充分的可行性。适当地合理地调整价格是一个多赢的选择,也可以为成熟产品的价值维护探索新的通路。
话题回到“南京(炫赫门炫彩)”这里,或许策略原点就不能止步于解决“南京(炫赫门)”这支烟的问题,而应当放到如何打造好“炫赫门”这个IP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