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品牌烤烟型系列产品再添新贵

2014-11-18来源:《中国烟草》

  1971年,北京卷烟厂接受了上级部门的特殊任务,组建了神秘的“132”小组。

  13年风雨,历经时光雕琢,1984年,圆满完成历史使命的“132”小组解散,人员并入北京卷烟厂。

  2014年,“中南海(祥和壹叁貳)”隆重上市。精选上乘烟叶,片片原香,丝丝醇厚,缔造超凡品质体验;经历岁月洗礼,数代专家倾力开发,一脉传承,续写京烟佳话。

  传承:“壹叁貳”从何处来

  说到“中南海”,人们总是想到那蓝白相间、混合型口味的“0.8mg”等系列,但其实“中南海”并不只有混合型口味的卷烟产品,像“中南海(软精品)”、“中南海(特质高级)”,皆为地道的中式烤烟型产品。

  而在“中南海”的烤烟型系列产品中,颇为神秘的一款就是“中南海(祥和壹叁贰)”。

  大红底色并辅以金色的硬盒包装设计,底纹上一片片祥云图案飘逸灵动,尊显庄重高雅气质;揭下淡金色格子纹箔纸,暗红色水松纸跃然眼前,其上布满的朵朵祥云与外包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愧“祥和”之名;过滤嘴上一道暗金线环绕,品名“中南海”横列其上。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与韵味尽显,让人联想起那段火红的历史。

  尽管已是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放长了,便如同墙上的画,被时间浇铸,却不会流失,一经回忆,就会像弦上奏起的乐曲,愈发显得悠扬……

  1971年以前,毛泽东主席所钟爱吸食的雪茄一直由四川省什邡卷烟厂的工人手工卷制,然后送往北京。后来,为了确保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无误,中共中央办公厅决定将卷制组举迁北京。

  由于当时什邡卷烟厂供应给中央部分领导同志的是13号烟,供给毛主席的是2号烟,筹备小组会议决定给这些烟起名为“132”。卷制组人员不多,既不能称厂,也不能叫车间,大家便称这个组为“132小组”,并且明确了“132小组”是北京卷烟厂领导下独立工作的单位。

  毛主席逝世后,“132”小组的生产加工并没有停止。为了外事的需要,北京卷烟厂一直承担着这一特殊任务。1984年小组解散,随后北京卷烟厂也将其生产的卷烟产品命名为“中南海”。同时带来的还有原“132”小组老技师、老员工及传统工艺和配方的继承。

  然而,经典从未远去,情结永存人心。三十年的风雨沧桑,北京卷烟厂从“132”小组手中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宝藏。

  2014年4月,“中南海(祥和壹叁贰)”这款沉淀着历史、凝聚着心血的厚积薄发之作,正式面市。这并不是一次历史的再现,一次简单的回归,更多的是一次超越、一次升华。

  突破:精湛的现代工艺

  兰质蕙心延美誉,雏凤清声跃华门。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市场的磨炼,社会的考验,如今的北京卷烟厂以实力雄厚的上海烟草集团为坚强后盾,以“产品求精、管理求严、企业求强”为目标,焕发新生,扬帆起航。

  研制“中南海(祥和壹叁貳)”正是一次全新的启程。与曾经的“132”号雪茄不同,“祥和壹叁貳”是一款具有不同寻常涵义的卷烟。从雪茄到中式烤烟型卷烟,北京卷烟厂经历了重重考验,从产品研发设计、到配方吸味调试、再到生产流程操作,每一步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北京卷烟厂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饱含着无数不懈努力与艰苦付出。“中南海(祥和壹叁貳)”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一次市场理念上的拓展,是北京卷烟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一次大胆尝试与突破。

  一些从北京卷烟厂退休的原“132”小组老师傅回忆说,他们在做雪茄的过程中,也对普通烟支规格卷烟进行了一些探索,只是因为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生产加工条件有限,许多事情无法实现。

  伴随着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工业化生产的推进,北京卷烟厂在工艺和配方方面大胆创新,支支精雕细琢,将“中南海(祥和壹叁贰)”打造成为一款高端烤烟型卷烟产品。

  一位老北京烟民表示:“以前总以为‘中南海’只有混合型产品,后来才知道还有烤烟型产品,抽了这支烟‘中南海(祥和壹叁贰)’,感觉很不错,吸味饱满,烟气也纯净不杂乱,抽起来非常流畅,觉得暖洋洋地散发着一团和气。”

  外臻于形,内臻于质,精选国内外优质烤烟烟叶,用自主设计开发的气流叶丝(特制)和梗丝、膨胀烟丝科学配伍,经专业设计团队反复评吸、不断改进、精心调配,最终才赋予了“中南海(祥和壹叁贰)”烟气的醇净、浓郁、丰富,口感柔和、舒顺和极具轻松感、舒适感、满足感的体验。

  “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适应中国卷烟消费者的吸食习惯。比如气流叶丝处理环节,我们在参数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最终通过一种非常柔性化的处理方式,最大限度保持烟叶本身的香气。”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历史的积淀,总会以多种形态表现出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很多时候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132”小组的老师傅们默默无闻,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克服条件简陋等困难,完成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任务,这份认真严谨、不辱使命的责任心,永不会褪色,而且被流传下来,感染着更多京烟人。

  “我们像爱护自己的双眼一样,呵护着这包烟”,车间操作人员告诉记者:“生产过程中,每个人精神高度集中,严格要求自己,比如设备清理打扫,做到绝对的严格细致,避免其他的烟丝残留。”

  作为一款高端烤烟型产品,“中南海(祥和壹叁贰)”的推出,将会在原有产品系列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中南海的产品线,打牢“中南海”品牌结构提升的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中南海”的品牌形象。

  等候:立足市场 京味十足

  伴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推进,工业企业对于品牌的培育越来越有规划性、预见性。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品牌投放都应更好地契合当地市场的需求。“中南海(祥和壹叁贰)”的推出,也是北京卷烟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顺“市”而为进行的一次创新。

  “目前,在北京的卷烟销售市场上,高档卷烟有‘中华(大中华)’、‘黄金叶(天叶)’,‘云烟(大重九)’、‘玉溪(庄园)’、‘白沙(和天下)’、‘红塔山(大师)’、‘泰山(拂光)’等,品牌和规格都比较多,但真正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较少。可以说,高档卷烟在北京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我们正是看到了这一发展机遇。”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周镭说道。

  上市之初,营销中心以“注重市场表现和关注社会口碑效应”为核心,合理投放新品。先在3家直营店对“中南海(祥和壹叁贰)”进行试销售,然后逐渐将销售点扩展到60余家京烟连锁店,并在每家店内,配置了精美的展示台、宣传册等。

  “我们希望将这包烟打造成一种文化的象征”,周镭表示:“所以在产品宣传的时候,大量运用了北京元素,在展示首都风采的同时,彰显产品的形象”。如何从京城文化中提炼出与产品气质相匹配的元素?营销人员别出心裁、匠心独运,最终确立了以太和门为原型的设计理念。

  在位于大望路附近的一家京烟连锁超市,记者见到了这个精美的展示台。太和门的两扇大门缓缓打开,威严庄重的太和殿映入眼帘,极具中国传统色彩的设计与产品的外包装浑然天成,交相辉映。

  “我们都知道古建筑一般都非常考究,以太和门为例,这扇门上丁和卯的数量也是一定的”,工作人员一边说着,一边指向了她身边的展示台:“我们专程前往故宫,在太和门前仔细数过,总共是九丁九卯,所以,你可以仔细数一下,无论是展示台、宣传册,抑或是手提袋,只要是运用了太和门这一元素的地方,一定都是九丁九卯。”

  除了太和门,在宣传手册上,还运用了卷轴、印章等元素,所有这些共同构筑了人们的北京“想象”,牵动着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和遐思。

  光阴流转,守候一份坚持。北京卷烟厂营销中心将继续同北京市局(公司)合作,扩展“中南海(祥和壹叁贰)”在北京市场的铺货面,用积极饱满的工作状态,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