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焦“黄鹤楼”:谋划 行稳 致远

2014-07-15来源:中国烟草

  早思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低焦油卷烟日益成为市场消费中的主流之一。而在这其中,多年来占据焦油量每支8毫克及以下产销规模第一位的“黄鹤楼”是低焦油卷烟的翘楚,成为中式低焦油卷烟的代表品牌。

  面对取得的成绩,湖北中烟人归功于“早动手、早谋划”。早在本世纪初,敏锐的湖北中烟人就将目光瞄准了低焦油卷烟。“那时候‘入世’是大热门,所有人都在讨论‘入世’后可以带来哪些好处。但是放眼国际烟草发展趋势,当时欧盟已经对卷烟焦油量进行了限制,‘入世’后行业发展将面对‘WTO+WHO’的双重挑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湖北中烟技术中心一位技术人员介绍起当年的情况仍满腔热情。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湖北中烟的前身武烟集团,便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发展低焦油卷烟,并在烟叶原料、烟用材料和烟用香料等决定卷烟焦油量的三个关键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获取了明显的成果。

  具体说来,在烟用原料上,湖北中烟确立了“多等级小比例”的叶组配方,着力选择焦油量低、烟香醇和的原料;在烟用材料上,湖北中烟开展了对卷烟纸、滤嘴等烟用材料的研究工作,着力降低焦油量;在烟用香料上,湖北中烟坚持利用纯天然植物香料,通过香料与烟叶原料的完美配合,在带给消费者更好吸食感受的同时降低卷烟焦油量。“但实验室里的成功,不代表生产线上同样成功。为了使焦油量真正可控,湖北中烟在生产工艺上也进行了大量改进,如利用橡木桶储丝等,在保证卷烟吸食品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卷烟的焦油量。”该研究人员介绍道。

  在湖北中烟的不懈努力下,2006年,焦油量低至6毫克/支的“黄鹤楼(论道)”横空出世,在市场上大获成功,推动了行业高端低焦卷烟发展的浪潮。

  行稳

  随着行业的重视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低焦油卷烟逐渐成为市场新宠,行业卷烟工业企业均加大力度开拓低焦油卷烟市场。发展低焦油卷烟从湖北中烟的企业战略上升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湖北中烟如何取得低焦油卷烟发展领域的优势地位?在湖北中烟技术中心主任李丹的眼中,优势地位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看得远、做得严:“毋庸置疑,低焦油卷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湖北中烟内部始终把低焦油卷烟摆在品牌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内部对于焦油量的要求,始终比行业要求低1毫克。”

  高标准、严要求背后的支撑,是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研发,并更加注重完善的降焦体系建设等工作。而建设降焦体系与成熟产品的改造,也由此成为“黄鹤楼”品牌低焦油卷烟发展的核心。

  “以滤嘴通风稀释技术为例,这是影响卷烟焦油量的核心环节,我们进行了大量实验,通过应用新型过滤材料、改变滤嘴物理性状等多种尝试,我们已经实现了通过单一技术降焦的目的。但单纯改变滤嘴的通风稀释量实现的降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卷烟的吸食口感。”李丹解释道,“卷烟降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不影响卷烟吸食口味的前提下,利用各种降焦技术相互配合、形成体系,使卷烟口味与焦油量达到新的平衡,低焦油卷烟产品才能真正被市场认可。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目前‘黄鹤楼’品牌降焦体系已基本成型并成功应用,这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发展树立了信心。”

  这种信心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09年,“黄鹤楼”品牌的20余个规格实现了“集体降焦”,其中不乏“黄鹤楼”品牌的主销规格。以“黄鹤楼(硬金砂)”为例,虽然焦油量从12毫克/支降至8毫克/支,但消费者仍非常认可,2013年其销量接近40万箱,成为“黄鹤楼”品牌低焦油卷烟的杰出代表。

  致远

  2014年以来,行业低焦油卷烟销量增长放缓,2014年1至5月份,行业8毫克/支及以下卷烟共销售325.62万箱,同比增长3.72%,增幅与前些年相比已明显放缓。行业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减少低焦油规格生产等情况。对此李丹认为,不能因为遇到暂时的困难而否定低焦油卷烟的发展前景:“消费者不主动选择低焦油卷烟,是低焦油卷烟吸食口味和消费习惯、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湖北中烟在下一阶段低焦油卷烟的发展中,要严格落实国家局相关要求,加快技术储备向卷烟成品转化的过程,同时也要积极引导消费习惯,形成消费氛围。”

  引导低焦油卷烟消费习惯、潮流,成为湖北中烟低焦油卷烟发展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从品牌发展的角度出发,工业企业不但要积极满足市场需求,更应肩负起引导、推动消费行为的重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黄鹤楼’品牌积极创新品类构建,丰富低焦油卷烟产品布局,同时有目的地引导消费者正确了解、认识低焦油卷烟。”湖北中烟营销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低焦油卷烟的发展,绝不可‘竭泽而渔’,而更要以品牌的魅力激发起消费者主动选择的动力,为低焦油卷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