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崇尚自然”品牌文化之哲学审视

2013-05-30来源:红塔时报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代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玉溪”按照“崇尚自然”来定位品牌文化,以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及与广大消费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转方式,调结构”是红塔集团的战略目标任务,作为驱动红塔集团战略转型的“双核”品牌之一,“玉溪”品牌,将扮演核心中的核心角色。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互动的纽带,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无声的心灵沟通、对话和交流的载体。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分为两个层次,即有形的器物、感官满足的交流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价值的对话。虽然品牌具有满足消费感性需求和理性需求的二重属性,但是,由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满足感诉求点不同,决定了不同档次的品牌在感性和理性的功能诉求点应有所侧重。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就发现了人的需求层次规律。红塔集团品牌建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遵循了这一规律,在“玉溪”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中,在突出“天下烟叶在云南,云烟之乡在玉溪”的原料优势的基础上,针对高端消费群的心理满足偏好,在品牌文化上下足了功夫。

  “玉溪”品牌旗下的规格有“玉溪(软)”、“玉溪(尚善)”、“玉溪(和谐)”、“玉溪(弘毅)”、“玉溪(大成)”、“玉溪(境界)”和“玉溪(庄园)”等。虽然这些规格所倡导的品牌文化价值观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侧重,但却有着共同的“自然”基因。这些规格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共同构建了“玉溪”“崇尚自然”的品牌文化。

  回归自然:人类的终极归宿

  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本能自然阶段、疏离自然阶段和回归自然阶段。与不同自然阶段相对应的人类文明分别是,本能自然阶段对应人类的原始文明,疏离自然阶段对应人类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回归自然阶段对应人类的生态文明(或后工业文明)。

  对原始文明阶段,人们通常用“茹毛饮血”来形容。《吕氏春秋》有这样的描述:“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在这个文明阶段,由于人类尚未对受自然制约的本能进行超越,因而,在一些哲人看来,是人与人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最和谐的阶段,因而主张人类应当回归这种状态。比如,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下,即人类的“原始状态”,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是平等的,才没有奴役、压迫和屈服。

  然而,火的使用和生产工具的发明,使人类超越了自然本能而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时代。在这个阶段,人类社会呈现出两个文明形态,即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阶段,虽然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低下的技术水平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仅限于砍伐森林、疏通沟渠和地表浅层的开发,对自然的破坏有限;人类还能在碧水、蓝天、绿茵中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般的田园生活方式。然而,200多年的工业文明,在物欲的驱动下,人类利用发达的科学技术从天空、地表、地下各个层面对自然进行全方位的破坏性开发。这虽然使人类社会的商品迅速丰富,物质财富急速增加,但却使地球资源加速耗竭和对环境的污染空前加剧。

  可以看出,当代人类社会生存危机的原因是人类社会疏离了自然。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进一步表明,大自然正在显性地对人类社会进行惩罚,如果人类再不改变文明模式,人类就会面临更加严厉的惩罚。因此,人类必须回归自然。

  当然,回归自然不是回归原始状态,而用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文明来取代工业文明。所以,人类要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省工业时代,甚至整个人类发展阶段的文明观,以平等的心态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回归自然,保持天地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使“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而且,回归自然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生理上的接近,更重要的是人类在心灵上要恢复纯真的自然本性,摆脱物欲桎梏而找回自己的质朴的精神家园。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代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而具有普世价值。

  作为中国烟草行业的领军企业,红塔集团敏锐地领悟到人类社会当前的困扰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崇尚自然”价值观,并作为旗下高端品牌——“玉溪”的品牌文化,以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及与芸芸众生产生心灵的共鸣。“玉溪(庄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发出的一个品牌,其品牌文化明确地倡导“回归自然”价值观。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有机技术和庄园烟叶栽培方式的运用,“玉溪(庄园)”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方面践行和向消费者诠释“回归自然”的品牌文化理念。因此,“玉溪(庄园)”甫一上市,就能够迅速与目标消费者产生共鸣并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玉溪(庄园)”以良好的市场表现成为“玉溪”品牌的形象产品。

  境界:自然的极点

  “界”来自于佛教用语,是指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节点,而境界则是两个关节点之间的状态。

  佛教把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中,人类面临的现实世界是欲界和色界,被佛家称为此岸;而人类面临精神世界是无色界,被佛家称为彼岸。在此岸世界中,人只有通过修心,去除心中的欲望,不在被有形的物、色所困扰,使心灵得到升华,从而到达理想而幸福的极乐净土,即佛家的彼岸。

  和佛教一样,道家也把宇宙分为三界,即地界、人界、天界。这里的地界是指有形的器物,天界则是指无形的规律,而人界则是人类的存在状态。道家认为人之所以存在痛苦与烦恼是因为人受有形器物的困扰,即“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家认为,人类本来处于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状态,但是,由于人类文明的出现,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那么协调了,痛苦就伴随而生。

  道家认为,要想消除心中的痛苦,也必须摆脱物欲的困扰,要“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通过“去圣绝智”,打破这些罩在人身上的藩篱,使人性从物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归自然,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境界—天界。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境界就是天界或佛家的彼岸,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人的思想觉悟或精神修为,一种心灵由形而下向形而上的升华,一种超越了“有”而达到“至虚极”的虚无状态,一种理想的、美轮美奂的终极状态。

  在“玉溪(境界)”产品生产制作过程,“小产区烟叶”、“人工选片”、“纯手工制作”及包装的设计等这些有形现象背后无不蕴含着“极致”理念。“极致”是“一”,意味着不可复制;“极致”是“无”,意味着无可挑剔;“极致”是“道”,意味着道法自然;“极致”是“朴”,意味着返璞归真;“极致”是“大”,意味着自然的极点——境界。

  和谐:自然的本真

  和谐是自然的本真状态已被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认可。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和谐是宇宙之大美。宇宙的本源是数,由数产生点,由点产生面,由面产生体,由体产生出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而这四种元素通过相互转化而产生万物。在毕达哥拉斯看来,作为宇宙本源的数就是一种关系或比例,这种关系或比例产生了和谐,所以,宇宙万物都是和谐的,整个天体就是一个和谐统一体。德国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宇宙“预定和谐”的命题,认为宇宙的和谐是由上帝在创世纪之初就已经安排好的。“既然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上帝依照最佳原则,即和谐原则创造出来的,那么很自然,事物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将同其他事物保持和谐。”

  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易经》认为宇宙的奥秘之一就是和谐,自然本真状态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万物和谐是自然的规律之一。“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建”是一种宇宙恒久无穷和秩序井然的状态。“大哉乾元……保和太和,乃利贞。”在《易经》看来,天是万物根源,天的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要保持宇宙和谐,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宜,使普天下的万物都能得到和平和安康,这就是天道法则。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哲学中,“万物”就是道,道就是自然。正如庄子所说,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宇宙通过阴阳平衡而呈现和谐状态。可以说,自然就是和谐,和谐是自然的本真状态。

  既然和谐是自然的本真,所以,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保持和谐状态或是人类与自然保持和谐状态都是在遵循天道法则,即“知天命”。

  正是《易经》把“天道和谐观”作为内在基因植入中国文化中,所以,“和”成为传统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和文化”。

  先秦的子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南北朝至隋唐的佛学、两宋的理学及明代的心学,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

  先秦的子学中,道家的“道法自然”,着眼点偏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的“和为贵”和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则偏重于人类社会的和谐。两汉的经学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观,认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都是互动关系,每个人都只有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爱的回报,社会和谐于否取决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是否良性互动。魏晋时期的玄学代表人物王弼提出了“名教本于自然”观,意在调节儒家的“名教”和道家“自然”之间的矛盾,认为人类社会的和谐须“道法自然”。南北朝的佛学认为“众生平等”是宇宙和谐的前提,人类要尊重和善待世间万物的生命,做到“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等”。两宋理学代表人物二程及后来的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认为社会不和谐的原因在于人类欲望的膨胀,因此,保持“和谐”这一天道法则,人类就必须克制甚至消除自己的私欲。明代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提出“物由心生”的思想,认为客观世界的状况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应,只有人类内心和谐,外界才和谐。所以,王阳明宇宙万物和谐的起点最后又归结到儒家的“修身”。怎样修身?王阳明重拾儒家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逻辑过程,只不过王阳明把这四个方面压缩为同一体,即“知行合一”。

  “和谐”是自然的本真状态,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和谐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玉溪(和谐)”把“和谐”作为自己的品牌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和谐”代表着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成为被世界所接受的普适价值观。“玉溪(和谐)”对“和谐”理念的提炼,不仅弘扬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体现出了一种“平天下”的救世情怀和“敢于担待”的民族自信心。

  尚善:道法自然

  和谐的本质是“善”,“善”的本质是自然。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老子的“几于道”意为等于道。在道家看来,善是一种利他、无私、不争和包容精神,而这正是天地自然之特征。《易经》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也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不仁”意为不偏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平等地对待万物。老子认为“不争”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善。一旦达到这种境界,“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具有善的包容精神,就回归了自然,即“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人遵循了“道”就能够“得道多助”,无所不能,能够“据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玉溪(尚善)”倡导的理念就是崇尚“善”。“与人为善”是“玉溪”品牌所倡导的做人境界和实现社会和谐的路径。现代的系统论可为这种思想提供佐证。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 世纪中叶提出。系统论认为所有的复杂事物都在于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系统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中的元素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各部分都是围绕着实现系统的总体目标而发挥作用。

  其实,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易经》就表述出了系统思维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系统整体,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既然系统的各元素互为因果,则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取决于系统内各元素互动的状态,善就是良性互动,恶就是非良性互动。良性互动则系统和谐,而非良性互动则系统大乱。

  所以,人类要与自然保持和谐就必须遵循天道法则,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而况乎鬼神乎?”人与人通过善的互动,人类社会就会和谐,而人类与自然通过善的互动,人与自然就会和谐。《易经》以天地规律来确立人生规范,以宇宙万物恒久互动而又秩序井然的精神来劝勉人应当行善。尚善,就是道法自然。

  儒家认为“善”乃人的自然本性,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命题。孟子认为人都有四个“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的四个善端是天生具有的自然本能,即“非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

  正是人具有了这四个善端,才能够有仁、义、礼、智之人格修养,这是社会和谐所不可或缺的因素。所以,儒家特别注重通过教育来开启人的善端,在其经典文献《大学》中开宗明义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儒家认为善是人的立身之本,并从善的角度为人制定了许多社会行为规范:善待自己是本,善待父母是孝,善待子女是慈,善待兄弟是悌,善待他人是义,善待上级是敬,善待下级是爱,善待万物是道。

  结语

  自然的最高点是境界,自然的本质是和谐,和谐的前提是善。而境界、和谐、善又都归结到自然,境界是自然的度量,和谐是自然的状态,而尚善则是自然的法则。尚善、和谐、境界最后都归于“一”,那就是“玉溪”“崇尚自然”的品牌文化。

  “崇尚自然”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红塔集团并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实实在在落实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具体体现为“尚善”。红塔集团的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就是善待大自然,有机烟叶的种植及降焦减害技术的应用就是善待消费者,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利税就是善待政府,热衷于社会慈善事业就是善待社会,职工工资福利不断提升就是善待员工。

  正是因为崇尚自然,红塔集团达到了“政善治”的境界;正是因为崇尚仁善,红塔集团能够不断超越自我。

  善者不败,仁者无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