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门:老字号的怀旧与创新

2005-12-27来源:中国烟草作者:鲁建敏
    同样是金秋,同样是人民大会堂。1992年,“哈德门”在此复出;2005年,“哈德门”站到了领奖台上,成为烟草行业19个“中国名牌”中的一员。
 
    “哈德门”1923年注册,是中国最早的机制卷烟品牌之一,历经了80多年的沉沉浮浮,今天的“哈德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今年产量将超过百万箱。“老”与“新”恰到好处的结合,使得颐中集团的“哈德门”品牌可圈可点。
 
    在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老字号”无疑是企业一笔无形的巨额财富。如“全聚德”、“同仁堂”等几乎就是品质过硬、诚信经营的代名词,不仅在消费者中享有极高的商誉,而且,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消费者形成一种良性的情感互动。
 
    近年来,老字号重悬牌匾,再展宏图者有之,黯然退出者有之。并非所有老字号都能重振声威,老字号再崛起需要一定条件。如茶,经过烘制和压缩之后,只有遇上了好水,再遇到识货的茶客,才会舒展自如,轻轻浮起,渗出清亮的茶色来。
 
    老字号要面对新竞争,就要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在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上推陈出新,才能使老字号成为货真价实的金字招牌,挖掘老字号在其“老”,更在其“新”。“老”的是文化积淀、消费基础:“新”的是全新品质、时代理念。
 
    强劲复出
 
    青岛的吴老汉,50岁的年龄,20年的烟龄。1992年以前,他什么牌子的烟都抽,1992年“哈德门”恢复生产后,便成了“哈德门”的忠实顾客:“这个品牌有年头了,是个老牌子,我信得过!”
 
    吴老汉口中的“哈德门”,由大英烟草公司创牌,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卷烟牌号。直至1963年,“哈德门”由于被误认为具有殖民主义的色彩,停止生产,截至当时,“哈德门”已经风靡中国四十多载。

“哈德门”的早期广告
 
    上世纪90年代初,青岛卷烟厂处于生产经营的低谷期——市场萎缩,产品积压,急需一个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挺身而出,拯救企业。刚刚到任的蒲强厂长受到“北京崇文门”的触动,灵感突现,决定恢复“哈德门”老牌号,也正是蒲强厂长的灵感一现,使“哈德门”这个被历史尘封近三十年的品牌得以再现人间。
 
    1987年,台湾民众获准回祖国大陆探亲,在众多探亲的台湾民众记忆中,曾经风靡一时的“哈德门”卷烟已经燃烧了多年,他们希望能寻找当年的痕迹。青烟人敏锐地感知并捕捉到了这个机遇,他们挖掘、分拣、研究市场需求信息,认为“哈德门”的“老”恰恰迎合了当时的“怀旧”心理。青岛卷烟厂决定将“哈德门”重新推入市场。
 
    经过各方努力,青岛卷烟厂终于恢复“哈德门”的生产。为给品牌复出造势,1992年9月11日,青烟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哈德门”强势复出。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发布会,这在卷烟企业中是头一遭,新闻发布会随着各大主流媒体的宣传引起了极大反响,打响了“哈德门”复出的第一炮。
 
    从一定意义上讲,“哈德门”的成功复出是超常规的,但是结果似乎出人意料得好:在复出当年的广州订货会上,“哈德门”被抢购一空;1993年的产量由最初的2000箱飙升至7万箱;1994年达到27万箱,创造了“全国无空白省、全省无空白县、全市无空白店”的旺销局面。1998年,产量达49.6万箱,省外销量最高达38万箱,创造了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哈德门”现象,引发了一阵“复古风潮”。“哈德门”之所以能迅速走红,现任青岛卷烟厂厂长邹勇认为,关键在于企业对时势的准确判断和前瞻性的把握。
 
    一个老品牌复出并得以成功绝非侥幸。首先老品牌的成功就在于其“老”,即该品牌经过数十年的市场运作已经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尽管其中可能出于种种原因不尽如人意,但其品牌形象并没有随时间湮灭,而是在消费者心中蛰伏,一旦遇到好的环境,便会苏醒并令人震惊。老品牌成功的另一因素就是必须抓住市场机遇。上世纪90年代初,“怀旧”、“复古”之风成为时尚。在商业文化上表现为老字号受到空前关注,“老三届酒家”走红,“红太阳”大流行等现象屡见不鲜。而“怀旧”风潮已经形成了一种市场需求,而这也是老品牌重生的客观市场环境,抓住了这个机会,以老品牌唤醒人们对以往美好的回忆,迎合人们的“怀旧”心理,这个品牌可能就会再次一鸣惊人。
 
    老牌新品质
 
    在品质上,青岛卷烟厂赋予了“哈德门”新的内涵。正如青烟市场营销部经理秦宁所说,“继承的是品牌,创新的是品质,满足的是档次”。
 
    创新,首先体现在“哈德门”卷烟偏清香的吸味上。青烟人分析了当时国内卷烟消费口味趋势,认为国内的卷烟口味以浓香型为主,于是调整研发思路,力图满足人们对新口味的需求,精选云南、山东、福建的上等烟叶,精心设计、配方、反复研制。在浓香型卷烟口味一统江湖时,“哈德门”以淡雅、舒适的清香口味剑走偏锋,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其次,当时的卷烟产品都使用横罗纹和无罗纹卷烟纸包装,为有别于其他卷烟牌号,“哈德门”使用了透气度更好的直罗纹盘纸。
 
    第三,烟气烟碱含量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当时卷烟的烟气烟碱含量均在1.4~1.5mg/支左右,而“哈德门”始终控制在0.8-0.9mg/支左右,低烟气烟碱含量的独特品质很快征服了消费者。
 
    此外,在商标设计上独辟蹊径,大胆扬弃。“哈德门”避开了同期流行的色彩和图案,采用了古典、雅致的设计风格,与“怀旧”思潮相呼应。其平面广告和品牌形象等同样沿用了解放前就风行的东方淑女形象。2004年,第二届全国烟标博览会上,“哈德门”荣获“中国名牌烟标设计金奖”并入选全国优秀烟标个性化系列邮票。
 
    老牌翻新,固然在其老,更重要的是其新。如果不能赋予其新的品牌内涵,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品牌延伸,那么,品牌再老也不过是故纸堆而已。老牌翻新,产品须是“老”与“新”的结合体。品牌名称、产品包装上的“老”可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满足其心理需求;内在品质上的“新”更能适应消费者已经变化了的口味,满足其物质需求。
 
    民品之名品
 
    “哈德门”是一个消费基础广泛的大众品牌。“民品之名品”的定位,使品牌更贴近广大消费者,从而迅速走红,给青烟人带来始料未及的欣喜。
 
    自创牌以来,“哈德门”就确立了大众化、平民化的经营思想。1992年,“哈德门”恢复生产时,青烟将其定位为“民品之名品”,以满足城市、农村主流消费群体需求为目标,以中低价位为主导,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研发出不同价位的新产品。“哈德门一开,好运自燃来”,青烟将“哈德门”定位为“好运之门”,而其产品线亦是围绕民品和好运展开,如意“哈德门”、吉祥“哈德门”,如意、吉祥不仅是好运的象征,更是老百姓的愿望。“民品之名品”的发展路线将有助于“哈德门”品牌覆盖最广范围的消费群体。
 
    1998年后,许多山东省外的消费者发现“哈德门”越来越难买了,有的地方甚至难觅其踪。实际上是由于受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哈德门”省外市场逐渐萎缩,个别地区市场甚至完全撤出,“哈德门”产品销售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如果品牌销售范围只能局限于省内或者一定区域,何谈“名品”?青烟开始对企业的现状、主客观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症结。现任厂长邹勇毫不讳言:“地区封锁只是外部因素,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是品牌竞争力不强。”
 
    因此,2004年初,青烟制定“哈德门”品牌发展战略,把资源向品牌集中,抓住地区封锁逐步被打破、全国统一规范的大市场逐步建立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实施“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决定把其他品牌整合到“哈德门”和“壹枝笔”两个主导品牌中来。将“壹枝笔”定位于高档:“哈德门”定位于中低档,面向工薪阶层、普通百姓,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哈德门”卷烟产销量突破百万箱。
 
    品牌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市场开拓力度加大等多项有力措施,使得“哈德门”走出低谷,再次呈现强劲增长的势头:2004年,销量同比增长了159.27%,增幅居全国第二,销量规模进入前6名;2005年,预计产销量将突破100万箱,增长势头强劲。
 
    “哈德门”的“民品之名品”战略思想得到了体现,2005年,荣获“中国名牌”的称号又给了“哈德门”以更快速度发展的契机。一直参与申报“中国名牌”工作的青烟综合处处长王照军认为,“中国名牌”称号对“哈德门”有着促进和提升的作用,发挥好“中国名牌”的光环效应,既能增强全员做大做强品牌的信心,又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提升品牌的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老品牌精神的传承就是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要。大众化的定位,容易扩大规模,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品牌在市场上的“能见度”。社会结构如金字塔,大众消费正如金字塔的塔基,是最广泛、最坚实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分消费是“自掏腰包、自己消费”,物美价廉、高性价比是其选择商品的重要标准。瞄准这个市场中最大一部分人群定位,老品牌才有可能在最短时间内重现辉煌。
 
    新文化营销
 
    “老字号”的一大优势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元朝开始的哈德门溯源、80多年的品牌历史、十里洋场风起云涌,以及由此衍生的种种佳话,历经岁月沧桑,为“哈德门”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为此,青烟特意成立了哈德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独有的自身优势对“老”文化进行新营销。
 
    青烟通过包装设计、文化宣传等手段,进一步挖掘“哈德门”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消费者形成共鸣,丰富“哈德门”的文化内涵,增加营销活动的文化含量。
 
    首先,利用媒体进行文化宣传造势,借助媒体开展以“哈德门创牌80周年”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扩大其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其次,以历史名人与“哈德门”的奇闻轶事为载体,借助名人效应宣传品牌,增强其历史感,提高品牌美誉度。第三,从2003年2月开始,青烟巡回文艺演出队从青岛走向山东全省,继而走向省外主销区,拉近“哈德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第四,青烟举行创牌80周年发布会和哈德门文化研讨会,对品牌文化再挖掘、再培育。
 
    经历了经济转型,由工业引导商业、商业引导消费的计划经济形态转为以市场为取向引导生产,品牌不仅要品质好,而且要营销好。营销是任何一个现代企业都无可回避的话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已远去,即使是老字号,也要勤吆喝。观念的更新在加速,老品牌要站稳脚跟,就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营销要基于品牌,并符合新时代的特征。老品牌营销有着自身最吸引人、别人也无从模仿的诉求点,这也是老品牌的独特优势所在——深厚的文化底蕴。
 
    发展再思考
 
    “哈德门”已经走了80多年,它是否能更加稳健地走下去?邹勇,1979年进厂,干过车间工作、跑过市场工作、做过销售工作的青烟现任厂长非常冷静。
 
    首先,“哈德门”的省外销区布局不甚合理,主要在于南北市场销量差异较大。对此,邹勇表示:“实际上,布局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品牌培育问题,要先把品牌做精,集中所有资源,做成精品;通过做精实现做强,提高品牌竞争力;通过做强,实现做大。这样,品牌成功了,布局问题将迎刃而解。‘哈德门’将进一步整合规格,加强主导规格的培育力度,增强其竞争实力,实现其自身内在式、集约式的增长,并努力向南方延伸。”
 
    另外,“哈德门”的发展也存在着结构、效益均相对较低的矛盾,其最高的规格也不过处于二类烟低端,与市场上其他高档品牌相比,获利能力不强,而企业的发展需要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哈德门”为之做出贡献。
 
    面对这一矛盾的困扰,邹勇表示,“哈德门”将坚持大众化的定位,不盲目追求结构上的拉升,而是要追求一种平稳有序的发展。一方面,在行业整合中,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便于集中企业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在保证产品质量稳中有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如果品牌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和市场覆盖率,消费者就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产品,更谈不上消费者接受和认同了。因此,“哈德门”要努力做到产品结构和市场需求相一致。不仅要做到产品的品质定位适应市场,而且,要充分发挥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优势,不断提高产品的精细化加工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让消费者满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品牌结构将随之拉升,以发展的脚步顺应时代的进步,这是老品牌焕发青春的可持续发展观,适应并紧跟广泛的市场需求是老品牌常青常新的根基。
 
    老品牌还需要一种文化的传承,因为,了解、熟悉其“旧事”的消费者将越来越少,新消费者的观念、文化、心理诉求将不同于他们的前辈。老品牌在挖掘老的文化积淀时,更应注重新的文化积累和塑造。
 
    “哈德门”品牌名称的来源——“哈达大王府”早已与那几百年前的市井繁华一起湮灭。而“哈德门”卷烟初生的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也已经被历史轻轻翻过。然而,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几乎全部受访零售户和消费者都知道,“哈德门”是一个历史名牌,而他们也知道,这个老品牌今年获得了“中国名牌”的称号。这一来自权威机构认可的称号,无疑增加了他们对“哈德门”品牌的信任。
 
    80多年的“哈德门”将“老”与“新”、“继承”与“创造”有机结合起来,使品牌具有新的时代精神,受到卷烟消费者的钟爱与眷恋,成就了无数关于“哈德门”卷烟的佳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