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5”的未来不是梦

2011-12-22来源:中国烟草作者:黄雪琴

  竞争,由自发走向自觉

  500万箱的目标,100多年的历史,在烟草行业,和这两个数字关联的品牌只有“双喜”。

  为何要在短短五年内追求如此顶级的数字?

  “双喜”说,使命责无旁贷。100多年前,他就想为民族烟草工业对抗洋烟争口气,100多年后,他依然要为民族卷烟品牌立足全球开新篇。

  中国烟草的百年品牌,“双喜”是其中一个。他应外国烟草公司的挑战而生,一问世就要学会在“刀光剑影”中生存。国内的原料被垄断,那就去国外买原料;不能和外国烟草公司正面碰撞,那就想点别的办法,让国货在国人心中扎根。

  通过100年前的历史,我们不难从“双喜”身上看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影子,那个动荡的年月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反而“打”出了一副硬身板给他,让他不畏竞争和压力。

  建国以后,纷飞战火消失了,铮铮铁骨却依然傲立。曾经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让“双喜”更加珍惜建设家园的宝贵机会,终于他可以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 补课,学习先进的卷烟制作技术。彼时的“双喜”,渐渐从苦难的孩子成长为经过高等教育熏陶的成熟少年。不管是他,还是整个中国烟草,都在新中国的阳光中重 拾“遗失的美好”。

  改革开放之后,国际竞争一度卷土重来,洋烟、走私烟、假烟多重冲击广东市场。“‘双喜’不仅没有倒下,反而越做越强,真是个奇迹。”国家局领导在20世纪90年代初到广东调研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现在回过头来探秘这场较量,可以发现,竞争因子其实早渗透到了“双喜”的血液中。和平年代中,平静的只是外表,在他心中,从未放弃过苦练内功、追赶 对手的努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双喜”已经做出了一包包好烟,在市场上“消费者更愿意抽本土品牌”。同时广东烟草工业还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革, 这在国内也是领先的。

  如果说,100多年前,人们抽“双喜”,更多是因为爱国,那么,100多年后,人们抽“双喜”,更多是因为爱己。毋庸置疑,“双喜”比洋烟更了解自己。

  广东中烟总经理李根基说,“双喜”的竞争磨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双喜”通过一场场“实战”,认识到竞争中两个筹码至为关键:一是与消费者和市场共 同成长;二是让关键资源为我所用,而行业的市场取向改革恰恰赋予了企业跳出边界与消费者沟通、与关键资源对接的无限可能。他们感到,“改革的东风已经吹到 了家门口”,应该起而行之。

  而且,国家局明确提出,“532”、“461”没有名单,要在竞争中形成。

  “竞争”再次让广东中烟充满信心。他们深信:大品牌的机会来了。

  改革,让地盘转成全盘

  改革即存在。这是广东中烟近年来的切身体会。

  2003年,那场以工商分开为突破口的行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从广东中烟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开始的。

  2010年,“卷烟上水平”这场行业新的重大变革,也是从广东中烟等一批率先提出“532”、“461”品牌发展目标的工业企业开始的。

  企业内部流传着“一年一次挂牌”的说法,意思是说从2003年开始,广东中烟每年都有一个重大的改革事件。从省内资源的一盘棋运作,到省外合作加工,再到跨省联合重组,改革发展中的广东中烟就像开足马力的汽车一路驰骋、不曾停歇……

  敢于改革者必定是先见者。广东中烟为何在行业近年的改革中总是走在前列?

  因为他们太明白:只有一场又一场的变局,才能让“双喜”一次又一次走出发展的困局。

  改革前,计划受限,原料紧缺,“我们就算是不吃不喝地研究利用上部烟叶,把别人不爱要的烟叶全部拿过来变废为宝,也无法缔造出一个卷烟王国”。广东中烟技术中心主任许光开玩笑说。长不大、饿不死,绝不是“双喜”所要的。他要把根系触伸到更广袤的土地,长成参天大树。

  心不唤物,物不至。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到手。别人犹豫的时候他已决断,别人决断的时候他已出击,于是就有了那一年一次具有行业首创意义的挂牌。这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让各地卷烟品牌的“地盘”转动起来,融入到中国烟草发展的“全盘”。

  广东中烟始终认为: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水到渠成,更多的时候是要挖渠引水、有备而来。

  打个比方,“532”、“461”谁都想去追,可是偏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隔着一条江河,怎样打好“渡江战役”,有人没有船只,又不会水性,要么造好 船开过去,要么学好游泳游过去。而广东中烟就是既有船只又习水性的那类“幸运儿”。一来“双喜”的结构较高,都在三类烟以上,这就是渡江可以依赖的那条 船;二来广东人“下海”较早,习惯竞争、敢于竞争,这就是深谙水性的表现。

  “广东中烟人要创造另一个奇迹!”李根基说,“将广东中烟打造成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将‘双喜’打造成最具竞争力的品牌。”

  提出目标时,“双喜”的年产销量仅有167万箱,却自我加压把近乎两倍的增长揽在身上,计划在哪里、产能在哪里、市场在哪里、原料在哪里、信心在哪里?

  尽管目标看似遥远,但广东中烟没有丝毫怯意。

  “提出目标的那一刻,我们心里很明白,要用五年时间,再造两个‘双喜’品牌的体量,这是一项艰巨任务。”广东中烟副总经理廖中浩回忆道。好在方向明 晰、阵脚不乱,公司党组很快达成共识:必须充分优化整合可利用的资源,这是做大做强“双喜”的唯一出路,也是“卷烟上水平”这场全产业变革带来的千载难逢 的机遇。

  “一个企业创新的最高境界,是让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为你的品牌发展所用。”李根基说,而企业创新的空间,是行业改革开凿出来的。回首中国烟草的每一 次改革,都是对产业链条进行优化创新。从烟叶到工业再到商业,每个环节都在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个环节都激发出了有利于“双喜”发展的因 素,把这些因素组合起来,加之企业自身的努力,就能让计划、原料、市场等瓶颈迎刃而解。

  也许是“双喜”真的有了强者风范,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种要素愈发大规模地向他聚集。

  按照原先的规划,“双喜”每年只需增加60多万箱的销量,“十二五”末就能达到500万箱,而仅在今年,预计销量就将增加100万箱,总销量将达到300万箱,“增量主要来自与‘好日子’、‘五叶神’、‘红玫王’的平稳整合和合作生产。”廖中浩说。

  按照协议,今年“双喜”将实现80.35万箱的合作生产量,1~10月份已完成66.57万箱;10月份,国内规模最大的卷烟生产基地——广东中烟 广州卷烟厂建成投产,300万箱“双喜”即将在此下线;全国市场的占有份额也在上升,广西、湖南、河南、内蒙古等省销量快速增长。这一年,“双喜”给合作 企业、烟叶产区、全国销区带来了一桌丰盛的“喜宴”。

  改革开大路,创新出思路,统筹铺平路,显而易见,“双喜”路在前方。

  技术,将体量练成体魄

  500万箱的意义,并非仅是中国烟草的第一大品牌,更可能将是世界烟草第二大品牌。500万箱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背后附加的期待乃是“知名度高、定位清晰、风格特色突出,并且在国际市场有所突破”。

  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烟草的代表品牌,必须有着浓郁的“中国味”。“喜”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有情结。“中国喜、传天下”文化共鸣之处,就是“双喜”卷烟可以软着陆的市场。

  但仅靠文化的亲和力还远远不够,承载着某种文化的卷烟产品之所以能够独领风骚、经久不衰,不仅在于文化的感性召唤,而且在于产品的科技魅力。文化力始终要以强劲的科技力为引擎,才能自由翱翔。

  然而,科技力的打造非一时的兴起,而在于一代代人的坚持。早在2003年,“双喜”就提出要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广东创造,就是对百年工艺进行传承创新、集成创新。

  “双喜”百年的技术底蕴,见证了中国烟草从“旧石器”时代到高科技时代的变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关键技术集群,整合起来就是一个平台,一代平台奠 定了一代产品的风格特色,因此要完善特色首先要创新平台。如今,“双喜”的技术平台已经从第一代的“高香”、第二代的“醇香”发展到第三代的“低焦油、低 危害、高香气、高品质”,并成功研制出一款“无外香、更天然”的低焦高香高端卷烟产品——“双喜(珍藏)”。如果说,“高香”、“醇香”时代的产品仅是 “不落伍”,那么,“双喜(珍藏)”则是“很超前”。这一次,“双喜”占据了技术变革的显要位置。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题名天下知。也许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也许是跳出了既有的科研路线,人们纷纷发问:为什么“双喜”能够让烟叶的本香如此细 腻,烟叶中的杂气去哪里了;为什么把不加外香当做主攻方向,这和原来的简制烟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样的技术工艺让“村姑”出落成“仙女”……

  许光说,成就“双喜(珍藏)”的,是广东中烟人借助第三代技术平台打出的一套“工艺组合拳”,可能其他的组合拳打出来,得到的就是“双喜(典藏逸品)”等其他规格卷烟,只是不管哪套拳法拳路,其一招一式都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雕刻和独具匠心的洗礼。

  “卷烟最重要的就是香气,否则也不会被称为香烟。”“双喜”的研发从来没有脱离“制香”这不二法门,第三代产品就是用精细轻柔的现代工艺手法还原烟叶本真的香气。经历了几代人智慧的浇灌,烟叶本香终于摆脱杂气的干扰,以一种轻松、舒适、令消费者满足的方式呈现出来。

  对于志存高远的“双喜”来说,这不仅是实力的体现,更是信心的来源。几包行业顶级的好烟,昭示着“双喜”完全有能力在某些尖端技术领域开创行业第 一,甚至世界第一,未来的500万箱卷烟,不仅可以让名牌产品大众化,同样也可以让知名品牌价值化、个性化。在李根基的眼中,“500万箱不仅是一个庞大 的体量,更是一个强健的体魄,一定要有世界一流的技术中心为依托,一定要以为国家做出加倍的贡献为己任,要雕琢出一种难以忘怀、难以复制的独特香气。”

  行业卷烟品牌发展仍未定局,下一站的精彩来自何方,故事的主角里是否依然还有“双喜”?我们将期待更多的“新喜”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