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百万千亿”工程 推动“中华”品牌发展上水平

访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施超

2010-05-19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赵荣龙

    记者施局长,您好。今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把 “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并要求,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卷烟上水平”,是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烟草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请您结合上海烟草的实际工作,谈一下对“卷烟上水平”是如何认识的?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推动“中华”品牌发展上水平?

    施超:国家局提出“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清晰勾画出行业新一轮品牌发展的蓝图。

    我们认为,推进“卷烟上水平”是上海烟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结合上海烟草实际,我们提出,紧紧围绕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个上水平”,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好落实,持续推进,努力提升上海烟草的综合竞争实力。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品牌发展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集中体现。品牌的规模和价值是反映品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对于上海烟草来说,维护好、发展好“中华”品牌是应尽的责任。在行业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我们将牢固树立“六种意识”,即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协作意识,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勇争一流,做精做强,努力争当行业排头兵。我们将着力做好市场和技术“两篇文章”,不断追求“中华”品牌“五个之最”,即最高的品牌价值、最大的高档烟市场份额、最突出的品牌风格和技术特征、最广博的品牌文化、最好的市场美誉度,真正把“中华”品牌打造成为中式卷烟的代表。

    记者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目前对“中华”品牌的发展思路是什么?打算实现什么目标?

    施超: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中华”品牌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国家局“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以提升“中华”品牌价值为目标,争取用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全面实施“中华”品牌“百万千亿”工程,确保上海烟草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记者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施超:我们感到“中华”品牌要谋求新发展,有“三大优势”:一是发展历史悠久,定位档次高,品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二是技术创新领先,质量水平高,技术风格和产品特征鲜明、有特色。三是服务诚信,赢利能力强,拥有稳定良好的市场表现。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华”品牌发展还亟待突破“四个瓶颈”:一是原料供应对品牌发展的制约长期存在,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创新力尚显不足,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企业管理需更加精细,与品牌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大师级人才”培育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四是对 “中华”品牌的整体规划有待继续系统、深入地进行思考和完善,产品线需进一步延伸和充实。

    记者为实现这一目标,将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施超:为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重点采取“七大措施”,即着力推进“中华”卷烟精准营销;强化“中华”香型技术特征;完善“中华专线”装备保障;增强“中华”原料保障能力;提升“中华”质量品控水平;建设“中华”专用标准体系;加强“中华”发展人才支撑,从而推动“中华”卷烟在新的发展阶段再上新水平。

    记者“中华”品牌,具有较深的文化积淀,品牌的无形价值也较高。在进一步重视品牌的无形资产,挖掘和丰富品牌文化内涵上,有什么考虑?

    施超:我们将以中式卷烟代表为目标,不断丰富“爱我中华”品牌文化。突出“中华”品牌营销理念,即为流通渠道、为商业企业、为零售客户、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形成价值共享的品牌价值链。同时,我们将深入挖掘“中华”品牌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中华”品牌的视觉形象,着力提升品牌价值。

    记者技术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源泉,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核心,在这方面,今后准备如何推进?

    施超:首先,以强化“中华”香型技术特征为根本,推动“中华”品牌技术创新上新水平。加强“中华”品牌技术维护,强化“中华”香型风格和品类特征;努力突破减害降焦和原料供给的瓶颈,确保“中华”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以增强生产保障和科技创新保障能力为要求,推动“中华”品牌技术改造上新水平。“中华”品牌技术改造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两大保障”:一是实现“中华”品牌的生产组织保障。在进一步完善三地四厂生产力布局的前提下,围绕提高产能、提升原料使用价值,规划建设定位清晰、留有生产工艺技术和产能发展余地的“中华”品牌生产基地。二是实现“中华”品牌的科技创新保障。以增强“中华”品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围绕减害降焦、保持和彰显“中华”烟独特风格,规划建设集研发、技术转化应用、产品培育功能于一身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技术创新园区,孵化卷烟新品,丰富产品线,支撑“中华”品牌产品研发培育和相关技术创新。对此,我们有两点设想:加快“中华专线”一期建设,启动“中华专线”二期建设;启动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设想创建一流的科技创新园区,实现“三大支撑”,即支撑“中华”品牌持续技术创新和新品孵化;支撑行业内技术攻关、专项技术突破性研究,为行业提供一个技术开发研究的专门平台;支撑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促进人才集聚、培养和发展。

    记者上海不产烟叶,上烟集团没有原料优势,在原料保障上是如何做的?有什么新的打算?

    施超:我们将以支撑品牌发展为关键,推动“中华”品牌原料保障上新水平。

    一是进一步深化烟叶原料质量体系建设。以“中华”原料质量需求为导向,突出特色,积极引导烟叶生产种植,逐步推广先进技术,标准化生产“中华”烟叶。我们将努力扩大“中华”烟叶的使用范围,在烟叶调拨过程中,加强烟叶等级合格率特别是等级纯度的控制。

    二是进一步提升烟叶基地建设水平。我们将加强基地单元建设,探索建立工商研共同参与的烟叶生产与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参与、深度介入,主攻优质、特色烟叶,注重烟叶风格特征,进一步提升产区烟叶生产、收购、调拨的质量,不断增强基地单元烟叶质量受控度,提高烟叶资源利用率。

    三是进一步加强烟叶加工过程控制。我们将努力实现“中华”原料在打叶复烤环节的跨地区流动和相对集中的加工,加强质量管理和新工艺技术的运用。着力开展 “中华”烟叶挑选标准、方法和工艺的研究,确保打叶复烤环节质量稳定。积极参与重点复烤企业的技术改造,实现功能分区、配方均匀、分类加工、质量受控,并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建设原料成品仓库。

    四是进一步抓好进口烟叶采购工作。我们将主动参与进口烟叶的采购制样、监督加工,提升购入等级的质量与配方匹配度。积极参与海外投资,探索和推进海外“中华”原料基地建设,从种植区域、品种、生产技术出发,构建“中华”进口烟叶供应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