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黄鹤楼高端崛起的密码

2009-02-02来源:浙江宁波烟草作者:冯腾

  2004年,7.5万箱;2005年,11万箱;2006年,15万箱;2007年,25万箱;2008年36万箱,年均增长率居同类卷烟第一。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6年当选为“中国烟草十大梦想品牌”,销区遍布全国31个省,300多个城市。

  2008年经国家局鉴定委员会认定,它的产品风格属国内首创,是继“浓香”、“淡香”之后的全新品类,对中式卷烟品类的构建与创新具有奠基性意义。

  仅仅70毫米的卷烟,就融合100多项科技成果,单制丝生产线就形成27项自主专利,仅加料环节应用专利就达7项之多。

  上面这些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品牌,更可贵的是在成绩面前,它仍然谦逊而稳健,坚持行动源于思想、知行合一,它就是出自九省通衢之地的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儿时吟的唐诗里“碧空无际、芳草萋萋”的黄鹤楼早已经历千年风雨的洗礼,今天当我们回想这千年名楼,竟又多出了另一意象,那就是横空出世、雅香漫天的名烟“黄鹤楼”。从六年前默默无闻、蜗居一隅的地产烟,到六年后顺势而发,引领淡雅香品类的全国性品牌,黄鹤楼的厚积薄发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技术创新结合的强大力量。

  黄鹤楼·铸魂

  如果说产品是一个品牌的外在实体,那么黄鹤楼的灵魂又是什么?用湖北中烟老总彭明权的话来说,就是:“产品的80%取决于技术,品牌的80%取决于文化”。文化是品牌的内在灵魂,要树立“品牌之魂”,就要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内外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精神上的趋同,创造品牌信仰。

  一面是荆楚风骨,一面是南洋血脉,作为中国卷烟品牌的后期之秀的“黄鹤楼”因楼而名,因人而显,因史而精。它有足够的理由将荆楚之风、诗人雅士之名作为黄鹤楼卷烟的品牌符号,将千古名楼蕴含的深刻人文内涵作为黄鹤楼品牌文化的注解。

  相比其他的高档烟,黄鹤楼在原料和品质上并没有太多的优势,行业也默认了“一云二贵三中华”的排序。拿云烟来说,云烟一直在强调来自云烟之乡的优质基因,渲染它的过硬品质。品牌文化上,云烟的传播稍嫌单薄和平淡,虽然宣传的是吉祥如意的品牌诉求,但焦点却集中于品牌命名、外装设计上,品牌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传播上可算是云烟品牌竞争力的短板。如今卷烟的功能属性逐渐削弱,消费者更倾向吸食卷烟过程中的精神满足感,这时对品牌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就更显重要。在这一方面,湖北中烟占尽先机,也逐渐显示出它在品牌传播和运作方面的成熟和老道。湖北中烟制定了“技术立企、文化兴企、创新固企”的发展战略,把技术和文化的力量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之一。集团成立了黄鹤楼学院,建设专门的品牌文化研究所,致力于打造品牌文化传播的高端平台,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品牌文化创新和传播。

  具体到黄鹤楼品牌而言,它延续了南洋兄弟烟草开拓、创新的精神,承袭了千古名楼所蕴含的古典、浪漫的风格,这些特点在“黄鹤楼1916”的设计中显得尤为突出。它以南洋烟草公司和“南洋烟魁一号”为蓝本,赋予产品一段近百年的品牌历史,充满了东情西韵。包装材质上也一概高档烟奢华的设计,选取简洁的白卡纸,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当年的卷烟包装为借鉴,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为创作源泉,取材丰富的传统纹饰,极力营造怀旧的氛围,形成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使得消费者品味的不仅仅是1916的淡雅清香,更是吐纳着一段令人无限回味的经典与传奇。

  “黄鹤楼1916”的横空出世一举奠定了“黄鹤楼”品牌的高端定位,确立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印象,它对于黄鹤楼系列其他规格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鹤楼1916增强了消费者对武烟、对黄鹤楼品牌的信心,它对此后推出的若干个黄鹤楼系列规格发挥着重要的提升和拉动作用,时至今日其作用影响仍然非常深远。

  黄鹤楼·势起

  创始于1928年的黄鹤楼,历经沧桑,在1996年重新上市,2004年正式定位为中式卷烟经典品牌,立志走做大做强的规模化道路。它主攻高端消费群体,却在起步时显得那么的曲高和寡。2004年,黄鹤楼实现销售7.5万箱,这个数据在当年行业所有品牌销量排名中仅仅位列113位。和黄鹤楼立志追赶的竞争对手相比,现实是多么的残酷,当年销量不足中华的1/3,芙蓉王销量的2/5,不足玉溪销量的1/2,从此时的销售形势看,黄鹤楼不单在销量上落后竞争对手,在市场布局方面也极度依赖于湖北省内市场,离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市场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2006年,黄鹤楼继续高歌猛进,全年销量超过15万箱,行业排名上升到78名,特别是销售结构更是实现突破,零售价位500元/条以上的产品比重超过三成。当年黄鹤楼的销量已经达到中华和芙蓉王的一半;同玉溪相比,销量差距只有5、6万箱,而销售结构远甚于对手;对于一个起步仅三年的新品牌而言,这样的成就无疑是惊人的。

  2007年,黄鹤楼经济规模突破百亿元,2008年销量近36万箱,与红塔的玉溪品牌仅差4万箱,总销售额已经接近。当年“艰苦奋战100天,全面消灭湖南烟”的紧张尴尬局面已经不再,如今的黄鹤楼流露的是全国性品牌的自信与风度,它用销量的数据实至名归地进入“华溪楼王”的行列。

  黄鹤楼的高速成长不是偶然的,神奇的背后是湖北中烟润物细无声般的需求调研、市场拓展方面的超凡行动力和贯彻国家局在品牌培育上的工商协同的那份专注积极。要在竞争激烈的高端市场开辟自己的空间,就必须成功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在湖北中烟,技术人员每年深入市场可达60天以上,调查市场的真实需求来反复决定产品的设计风格,他们聘请经验丰富的零售户、消费者组成专业品吸队伍,每月展开质量评判,持续改进卷烟口味,让消费者满意;“市场是跑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湖北中烟人对行动力的践行一丝不苟,当年转战市场的营销员每天在市场上工作近20个小时,对重点市场的拓展,公司老总彭明权甚至亲自带队,与营销团队一个县一个镇地寻访、探讨,可谓难行能行;工商分离后,工商都有了各自明晰的定位,商业是伸向市场的敏锐触角,黄鹤楼认为实现双方有效信息对接的秘诀在于“沟通”,他们邀请各省市营销队伍的一线骨干参观黄鹤楼生产基地,并在各个销区召开上千场的恳谈会,大大增强了工商营销队伍的协同力和凝聚力,为品牌发展备足了动力。

  黄鹤楼·蓝海

  自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W. Chan Kim和Renée Mauborgne提出蓝海战略这个概念,立即风靡世界企业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又一纲领性方针。在国内烟草行业里,不少工业集团却仍在各个价位段的“红海”里拼得你死我活,拼渠道终端、比包装和宣传,产品却深陷同质化的泥潭。湖北中烟走到了前面,它认为培育品牌不一定要走争夺市场、血拼竞争之路,依靠新品类去开创一片蓝海,无疑更具有前景。那么黄鹤楼的蓝海在哪里?

  2006年6月,中式卷烟的一支奇葩“淡雅香”品类正式通过国家局鉴定,被认为是继云产卷烟浓郁芳香风格、湘产卷烟清香感受、沪产卷烟饱满大气体验之外的又一个全新品类。淡雅香品类的成功出炉是对中式卷烟品类挖掘和创新的结果,它将黄鹤楼卷烟从众多烟草品牌中准确、鲜明地区分开来。黄鹤楼的选择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成为了新类别中当仁不让的第一。

  它的差异化市场行为闪烁着定位战略的影子,对于目标市场的细分,黄鹤楼更是做的精彩。在中华抢占“爱我中华”的民族情感定位,芙蓉王将品牌与成功人士巧妙联系之后,黄鹤楼将其市场群定位于新时代的“雅士族群”。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人越来越强调对健康和生活品味的追求,越来越注重对自身个性与价值的考量,这就使得高端消费者在选择卷烟时更加注重其安全性和文化价值性,更加亲睐高香低焦低害的卷烟产品。黄鹤楼将这类人称为“雅士族群”。由此,黄鹤楼真正找到了品类和细分市场的蓝海,这也决定了这匹黑马产生的必然性。

  在规格的建设中,黄鹤楼坚持一个品牌适度规格,并开创了规格文化开发与传播一枝独秀的局面。怀旧经典1916,传承经典,开启大品牌时代;浪漫经典漫天游,东情西韵,传统的东方文化与浪漫的西方文化相互冲击,相互交融;唯美经典论道,传统美学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人文的厚重和历史的沧桑相得益彰;简约经典雅香,最少为纲,简单风格,简约设计,在最少的表达中给予最丰富的感受。

  黄鹤楼系列产品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在品牌突飞猛进的近几年里,不但总体销量持续攀升,各个规格的销量都保持着均衡的增长,真正实现了销量与结构的同步良性增长,这在高端市场是相当难得的。这也充分说明,黄鹤楼开辟的不仅仅是品牌的蓝海,更是品类系列之海。

  黄鹤楼·展望

  一个优秀的品牌背后,需要一个优秀企业来为其沉积力量。而一个优秀的企业不应该是仅仅追求利润第一的实体,就如松下幸之助的自来水哲学,他所追寻的便是天底下每一个人都用得起松下电器的梦想。作为中国烟草的工业骨干企业,更应该时刻遵循行业的价值观:消费者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否则,失去了群众基础和国家信任的企业将失去坚实的根基,再大的树也将凋零。

  湖北中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它将红金龙的思想力、行动力注入“高考助学行”的公益活动中,为企业赢得了赞誉。但黄鹤楼呢,作为高端品牌它需要利群之于“阳光助学”,双喜之于“世纪婚礼”,玉溪之于“西南棋王赛”的公关联系。在求索中,依稀地感受到黄鹤楼与文化的万千丝缕,如果武烟能在挖掘品牌文化内涵的同时,找到与之对应的“文化牌”,无疑是企业、品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最好的嫁接和延伸。

  相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武烟人拥有坚定的信念,将不断致力于制定务实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和高度有效的战略,并在公益活动中展现企业风采。因为他们深深明白,黄鹤楼只有在未来的市场上赢得了消费者,赢得群众,才能真正拥有自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