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肩负抵御外烟之责

2008-11-2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文静
  “如果下一步云、贵、川走到一起形成庞大的云烟系,那不得了。”李明说。并且,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张辉还希望,云南能诞生世界级的烟草品牌,可以和“万宝路”、“555”一争高下。
 
  和全国其他省的烟草工业一样,云南烟草也肩负抗衡外烟之责。
 
  从产量规模来说,中国烟草总公司无论从产销量还是资产总额,都是全球第一大烟草公司,位居世界五百强第60位。美国奥驰亚集团总产量2020万箱,英美烟草1900万箱,日本烟草1100万箱,帝国烟草630万箱。
 
  然而,和外烟品牌相比,中国烟草总公司旗下没有一个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10%——而奥驰亚集团仅“万宝路”的销量就在1000万箱以上,占美国市场份额的40.5%,日本烟草的“柔和七星”占了本土市场的32.4%。
 
  不仅如此,外烟还瞄准了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市场——中国。
 
  品牌之争
 
  2008年,为了绕开外资烟厂不得在中国投资设厂的限制,奥驰亚集团让长沙和龙岩卷烟厂代工万宝路,实现了本土化生产。中国香烟换来的是通过外烟的销售渠道打入国际市场。
 
  据悉,英美烟草也在和国家烟草专卖局洽谈生意,欲使“三五”香烟通过类似路径打入中国市场。
 
  “外烟不是和中国哪一家烟草企业相比,也不是和众多品牌比,而是和整个中国烟草在竞争。”李明说,烟草市场一旦放开,外烟通过类似于沃尔玛一样的连锁渠道进行冲击,中国烟草企业根本受不了。
 
  经过几年的省内重组,大浪淘沙,中国烟草品牌已大大减少。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李克明公布了一组数据:2001年,中国尚有1181个烟草品牌,到去年只剩下1/10。今年1-10月,全国共有152个卷烟牌号,其中前20个品牌的销量和销售收入分别为1603万箱和3528亿元,占全国烟草总销量的42.5%和总收入的63%。
 
  然而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最新要求,中国烟草要形成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才能和外烟抗衡。
 
  在计划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实施跨省重组,把外省弱势品牌的指标拿给强势品牌来生产,无疑是品牌做大的一条捷径。在烟草业内部人士张天金看来,中国有望形成以云系、湘系和沪系产销量各上1000万箱的三大烟草集团,以应对国际烟草巨头的竞争。
 
  经过前一轮的整合,目前,上海烟草集团合纵连横,将北京卷烟厂和天津卷烟厂已收入囊中,正在和安徽中烟商讨联合重组;湖南中烟将白沙和常德卷烟厂合二为一后,也瞄准了周边的河南烟草大省,重组事宜正在推进;
 
  作为烟草工业强省的云南,在抵御外烟的进攻中,是最不容忽视的力量之一。这次重组,云南要从6大品牌中重点发展4个品牌,即逐步消减“红梅”和“红山茶”,大力发展“玉溪”、“红塔山”、”云烟“和“红河”。今年,这四大品牌的总销量将超过500万箱。
 
  跨省重组之惑
 
  然而跨省重组的推进,一路坎坷。比如,红塔集团想把“红塔山”品牌做大,和川渝中烟联手是最佳的途径。毕竟,双方合作多年,红塔集团多年致力于在川渝培植烟叶基地,并将旗下品牌交给四川什邡卷烟厂代工生产,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雪茄烟生产基地。
 
  但涉及到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就卡壳。11月16日,红塔集团董事长柳万东告诉本报记者:“以前红塔的跨省重组都不过几十万箱,吞并海南烟厂也好,沈阳烟厂也好。但现在完成省内重组的烟草企业最少的都是百把万箱的产量规模。重组要自愿,有利于资源整合优势的前提下谈恋爱。再说了,省外烟草集团都是正厅级的‘大佬’,红塔是副厅级,婚配上还有点难。”
 
  同样,由于“烟财政”的诱惑,地方政府也希望自己来做大烟草。今年7月,原商务部长、现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就专门会见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希望国家烟草专卖局加大对重庆烟草业的支持力度。薄熙来说,特色烟草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重庆适宜生产优质烤烟,正在形成辐射周边6省的大市场和交通枢纽。
 
  还有新的问题,目前的跨省重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尽管今年两广卷烟实现了互相参股的重组,但按照国家局下发的《关于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重组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双向持股模式的股权结构安排中,明确规定采取“等投资额、不等投资股权比例”的原则,参股比例一般不超过20%。两广重组离真正的“大吃小”,还差得很远。
 
  跨省重组难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计划指标重新分配后,带来的地方利益难以协调。
 
  那么,走出去兼并呢?
 
  “今年,中国烟草有望实现4700亿元的高额税利。然而,这是严重依赖国内市场而得。别说兼并跨国烟草公司,就是海外投资建厂,中国烟草企业也不多。”李保江说。以前中国的香烟运出去,卖不出去打个转又回来,出口卷烟回流后价格很低,自然受到疯抢,这样的“假出口”现象很多。
 
  2007年9月11日,中国烟草国际有限公司成立,它把以前国内烟草公司分散出去“找市场”捏成了一个拳头。李保江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烟草的集中统一和规模竞争优势。实现中国烟草由一般贸易出口向境外办厂、建销售网络、跨国并购等方式的转变。”
 
  “规模小、层次低,是中国烟草‘走出去’面临的最大问题。以2006年为例,全国共有68个品牌出口到36个国家,出口量超过1万箱的国产卷烟品牌只有7个。其中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和上海烟草集团出口量超过10万箱,其余16家省级工业公司出口量均在2.5万箱以下。中国烟草要做大,任重而道远。”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徐云波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