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实现“双百”挺进“十五强”

--“黄山”的成长记录

2008-03-27来源:中国烟草
  它不在五岳之列,却有着无可替代的秀美与磅礴;它不是中国卷烟市场中的绝对主力,却能够厚积薄发、异军突起,释放出强大的增长潜力。这就是黄山本身的魅力与这个以“黄山”命名的卷烟品牌的实力展示出的异曲同工之妙。
 
  踏着行业改革的节奏,“黄山”将品牌的融合性与成长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从2007年年初开始,“黄山”启动了“双百工程”,并在当年顺利实现销量100万箱、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目标,品牌的发展再度攀上了新的高度。
 
  回顾“黄山”品牌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双百”工程对于“黄山”品牌来说,不仅是一个数字的改变,更是“黄山”品牌发展历程中一次求突破、谋发展的探索之旅。
 
  2008年年初,安徽中烟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中烟)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年调拨销售“黄山”卷烟105.5万箱,同比增长131.4%;实现单品牌调拨销售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195.6%,“黄山”销量和销售收入增幅均居全国同类牌号之首,顺利完成“黄山”品牌的“双百工程”。2007年,“黄山”产销量位居百牌号卷烟产销量排名第13名,跻身行业卷烟品牌规模“十五强”。
 
  在“百马奔腾”的卷烟市场上,“黄山”还不是跑在最前面的“头马”,也不是实力最雄厚的“宝马”,却是实力不可小觑的“黑马”。
 
  50年风雨洗礼“黄山”
 
  “黄山”诞生于1958年的原东海卷烟厂。诞生之初,就被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推荐为中南海特供烟,多次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礼宾烟使用。1959年“黄山”卷烟被原国家轻工业部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1993年,“特制黄山”横空出世,率先在烟草行业举起了名牌战略的旗帜,打破了“沪、云”高档烟一统天下的局面。在“特制黄山”正式上市的10余年里,“黄山潮”从皖江大地,迅速涌向江、浙,并人踏步进军东北、华北、华南等市场,随之“黄山”从区域性品牌迅速壮大为全国性品牌。“特制黄山”的问世改变了中国高档卷烟市场的格局,是中国烟草由规模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发展转变的里程碑。此后两年内,全国有260多个高档卷烟品牌问世。
 
  经历了几年快速发展后,由于企业系统运作、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原因,“黄山”的发展步入了低谷。
 
  2000年,“一品黄山”的闪亮登场成功地扭转了局面。“—品黄山”的销售量一路飙升,短短半年就创下了销售7万箱的辉煌业绩,再次引发了行业内的极大震动,被业界称作“一品黄山现象”。“—品黄山,天高云淡”,这句将黄山品牌与消费者理想中的精神境界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广告语堪称经典。
 
  时至今日,“黄山”已经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在半个世纪的征程中,“中国香,中国味”的“黄山”累积了深厚的品牌内涵,以独特的口味风格赢得了市场的喜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来,“黄山”的产销量一年上一个台阶,一年实现一步跨越。2004年,作为中高档品牌的“黄山”,销量首次突破10万箱大关;2005年,作为中国驰名商标的“黄山”销量翻番增长,达到22万箱;2006年,安徽中烟联合重组后,“黄山”销量再翻一番,达到46万箱;2007年调拨销售“黄山”卷烟105.5万箱,“黄山”销量、收入增幅均居全国同类牌号之首。随着“黄山”、“皖烟”、“迎客松”品牌联合整合的顺利实现,“黄山”目前不仅规模大,结构高,而且覆盖面广。如今,全国所有省份都有“黄山”销售,产品覆盖全国250个地市级市场。
 
  从突破10万箱到超过100万箱,“黄山”仅用了三年,“黄山”品牌的发展速度印证了中国烟草的发展速度,也正是中国烟草资源进一步整合集聚创造了“黄山”发展的新篇章。
 
  “双百工程”“刷新”品牌
 
  2007年初,国家局明确提出“全行业要紧紧围绕培育‘两个10多个’目标,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即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这是做大做强烟草企业、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和今后—个时期企业重组改制的主要任务。”在政策引导下,各省卷烟工业企业纷纷加快重组步伐,品牌竞争力明显增强。当时预计,至2008年,全行业50万箱以上品牌将超过20个,100万箱以上品牌将超过10个,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将整个行业的竞争推向了更高的层次,进入了“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新阶段。
  在2006年百牌号卷烟年度产销量排名中,“黄山”尚未进入前20名,与领先品牌的差距较大,发展尤为紧迫。如何实现追赶,如何“后来居上”?
 
  经过深思熟虑,安徽中烟确立了“黄山”突破“双百”的目标。公司上下—致认为,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源,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优势,使作为安徽烟草核心品牌的“黄山”迅速做大做强,跻身烟草行业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才能使安徽卷烟工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赢得未来发展的筹码。
 
  长期以来,安徽卷烟工业的发展相当分散,200万箱的生产计划分配到五六家卷烟厂,每家卷烟厂都有几个卷烟品牌,品牌集中度低、规模小、优势不明显,大多数卷烟品牌拓展省外市场能力不足,而在省内市场的竞争也处于僵持、分立的状态。如按照传统模式组织生产,要在几个小品牌的阵营中培育—个百万箱的大品牌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卷烟品牌做大做强,必须先找到发力点。而有着良好市场基础和深厚历史底蕴的“黄山”无疑是首选。
 
  握指成拳,发力“黄山”
 
  实施“双百工程”之后,安徽中烟的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获得了优化整合。按照《黄山品牌的整合规划》,从2007年1月1日起,“黄山”与“皖烟”、“迎客松”的高端联合,原“皖烟”、“迎客松”系列得到稳步发展。整合后的产品做到“一个改变,四个不变”。“一个改变”就是品牌名称统称“黄山”系列品牌,即“黄山金皖烟”、“黄山红皖烟”、“黄山新制皖烟”、“黄山国宾迎客松”、“黄山贵宾迎客松”和“黄山嘉宾迎客松”等;“四个不变”即口味不变、包装风格不变、价格不变、生产厂家不变。同时,安徽中烟推进了其他品牌整合和置换,共减少4个卷烟品牌近20个规格。安徽中烟集聚资源支撑“黄山”发展,计划资源和生产资源全面向“黄山”倾斜,宣传资源以“黄山”为核心进行梳理精简、实现集中使用,目标考核突出了对“双百工程”的全面支撑和责任压力的逐级传递,形成了品牌培育的合力。“黄山”的迅速做大,为安徽中烟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黄山”为纽带,行业内最早实现工业—体化运作的安徽中烟实现了深度的资源整合,而“双百”目标的实现正是安徽中烟重组后强大的企业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体现。
 
  由于种种原因,放眼行业,顺利实现“双百”工程之后的“黄山”仍然不是行业最抢眼的卷烟品牌。从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1~11月份,“红梅”、“白沙”、“红金龙”、“红河”、“哈德门”、“黄果树”6个品牌销量纷纷超过140万箱,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芙蓉王”、“中华”、“玉溪”、“利群”、“黄鹤楼”、“南京”、“苏烟”7个—类烟品牌销量超过7万箱,具有较强的结构优势;“云烟”、“红塔山”、“双喜”品牌规模排名在前12位,其产品规格主要集中在三类烟以上,具有结构与规模兼顾的优势;“黄山”规模排名在前15位,“黄山”主要产品集中在四类烟,规模居中、结构居中,属于优势居中的品牌。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黄山”增幅较大,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另外,“黄山”结构同比继续上移趋势明显,发展态势良好。更为重要的是,“黄山”已经顺利实现“双百”目标,实现了自身发展的突破,进人中国卷烟品牌产销规模“十五强”,这无疑为“黄山”跻身行业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之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双百”目标的实现将“黄山”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未来,“黄山”正踌躇满志,稳扎稳打,向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