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收:托起明天的希望

2006-09-03来源:中国烟草交易信息作者:李超群
    如果评选2006年十大烟草新闻的话,中国第一卷烟共享品牌——“大丰收”卷烟的面世肯定入选。 2006年6月3日上午9:00,第一条外观吉祥、喜庆的“大丰收”卷烟在武汉烟草集团公司的高速卷接包机台顺利下线,标志着该厂为期三个月的中国烟草第一共享品牌——“大丰收”卷烟研发攻关工作基本结束,成功投产。
 
    “大丰收”品牌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为适应农村消费者和低收入群体的需求,首个重点扶持的全国性抵挡卷烟牌号。为顺应大品牌、大市场的行业趋势,保证品牌、质量、价格、包装、吸味的稳定性、一致性,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组织,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联合武汉、厦门、南京、常德、阜阳等五家烟厂技术中心进行“大丰收”产品研发,在研发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局适应大市场配方和风格一致、质量一致的要求,进行联合攻关,反复调整配方,多次征求意见,改进吸味,优化包装,研制出 “大丰收”卷烟新品,外包装以大红为主色调,寓意吉祥、喜庆、小康,零售定价2元/包。
 
    “大丰收”品牌是中国第一个卷烟共享品牌,是国家局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落实“两个维护”,首次开发、推出的低价位卷烟共享品牌。“大丰收”这个商标,经与有关企业协商,通过商标转注,将成为第一个隶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卷烟商标,在行业企业间共享。
 
    “大丰收”品牌诞生记
 
    2006年3月14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对“大丰收品牌研发工作做出批示:“望精心组织,在成本控制、适应市场、保证质量方面取得成效。”这一批示为“大丰收”品牌研发定下了基调。
 
    3月21日,国家局经济运行司组织郑州烟草研究院和武烟集团、南京卷烟厂、厦门卷烟厂、常德卷烟厂、阜阳卷烟厂五家企业在北京召开项目成立会,明确了思路和标准要求,确定了项目实施计划。
 
    4月5~6日,国家局经济运行司组织在武汉召开首次会议,在会议上明确了开展“大丰收”品牌工作的意义,宣布“大丰收”品牌工作组成立,讨论并布置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这次会议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次“大丰收”品牌研发工作组会议,由7位国家级评委组成的专家组对5个企业选送的10个配方,从感官质量、配方结构、成本等方面进行认真评审,确定了“大丰收”标杆叶组配方。
 
    4月10~12日,由郑州烟草研究院及厦门、南京、常德、武汉、阜阳五家烟厂技术专家组成的“大丰收”品牌研发工作组在厦门召开工作会议。与会代表以“大丰收”标杆叶组配方为标准,结合各厂实际,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叶组配方,提高原料适用性,提升质量等方面进行技术研讨,最终形成共识,确定了叶组配方标准。会议还确定了“大丰收”的辅材,初步选定了商标样品。
 
    5月15~16日,“大丰收”品牌中式卷烟样品评审会在厦门召开。会上,“大丰收”品牌研发工作组专家在已经确定的2个叶组标杆配方基础上,对武汉、厦门、南京、常德、阜阳5家卷烟厂提供的5个香精香料配方从风格、内在质量、成本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评审,最终确定了“大丰收”品牌的香精香料配方。至此,低价位卷烟共享品牌“大丰收”的完成配方基本确定。此次会议还确定了产品配方、包装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这次会议标志着“大丰收”品牌已经完成技术共享、品牌定型的工作,转入到生产领域。
 
    6月3日,“大丰收”品牌在武汉卷烟厂下线。这表明中国烟草领域第一共享品牌完成了生产,即将进入市场流通领域 。
 
    生产背景:风云际会正当时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加速了“大丰收”品牌面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明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和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烟草行业与农民、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行业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浪潮中,如何有效的满足农村卷烟市场需求成为直面的问题。
 
    2005年烟草行业累计生产卷烟3884万箱,同比增长3.67%,销量达到3894万箱,同比增长3.7%。工业生产低档烟1586.66 万箱,占总产量的40.84%;商业销售低档烟1617.31万箱,占总销量的41.52%。中国拥有庞大的低档烟市场和众多的低档烟消费群体。但是,由于受烟草高额利润的影响,过份关注企业利益,部分烟草企业存在着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重点生产销售中高档烟,人为造成低档烟的紧缺,这样,烟草供应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2005年,行业重点企业生产低档烟353.17万箱,占其总产量的24.12%,远远低于全国低档烟占总产量的40.84%的水平,这样,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低档烟市场还有很大的缺口。
 
    由于税制等多方面原因,烟厂生产低档烟不挣钱,所以纷纷开发中高档卷烟,从而造成低档烟供不应求,国家局虽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促进低档烟的生产,但仍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2006年第一季度,由于低档烟短缺,部分商业企业甚至开始出现销量下滑。
 
    低档烟买不到,中高档烟抽不起,不知不觉中,中国烟草似乎淡出了农村这个巨大的“超级市场“。而随之而来的,是假烟的泛滥成灾。
 
    随着农村卷烟市场出现空白,低档烟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制烟贩烟分子的造假对象和受众目标也跟着转移。以前,由于高档烟利润大,所以假烟主要集中在中高档卷烟市场,但近两年,烟草专卖管理部门查获的却大都是中低档烟,2~5元左右价位的假烟最多,这些假冒卷烟大多在农村销售。大丰收的诞生是烟草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宏观调控的有力体现,是积极响应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真实体现。
 
    2、行业品牌“两个十多个”工程不能没有低档烟。按照国家局低档烟价格归档的统计来看,目前低档烟共有107个品牌、206个规格,其中调拨价为15.66元、批发价为18元、零售价为2元的品牌有66个,规格74个,分别占到品牌总数的61.68%和规格总数的35.92%,可见,该价位的产品在低档烟中是举足轻重的。同时,这也说明了低档烟存在着品牌过多、地域性特征明显、单品牌产销量过小、地方条块分割严重、竞争力普遍偏小的问题,不利于低档烟及其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姜成康局长在2006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烟草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与发展要以重点培育十多个重点骨干企业、十多个名优品牌为目标,努力提高资源配置及利用的效率,努力做大做强烟草企业。在“两个十多个”目标提出后,烟草工业企业上演了“规模为先、品牌为王”的激战场面,卷烟品牌的市场份额、规模影响、势力范围的争夺日益激烈。可以说,当前行业已经进入一个强强联合,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联合重组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行业组织架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很难独善其身,要么被别人重组,要么去重组别人。
 
    截至今年 6月底,卷烟工业企业年生产规模超过150万箱的有11家,其中超过200万箱的有5家;上半年前排名10位的卷烟工业企业生产集中度为50.5%,前10个牌号集中度为31.1%,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6.05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中华”、“芙蓉王”、“红塔山”、“白沙”、“红梅”、“红河”、“云烟”、“双喜”等重点名优品牌深受市场欢迎。与此形成鲜明相比的,是低档烟品牌培育的落后,全行业低档烟品牌在兼并重组中越来越少,成一定规模的低档烟品牌更是廖若星辰。2005年,全行业生产涉及低档卷烟的牌号数共计147个,其中产量低于3万箱的牌号有59个;生产低档卷烟规格共计298个,其中产量低于1万箱的规格数为90个。这说明,在低档卷烟品牌中存在着品牌多、单品牌生产量小、市场供应不稳定等问题。
 
    诞生意义:于无声处听惊雷
 
    1、大丰收品牌的诞生是烟草行业切实践行“国家利益至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这一行业共同价值观的真实体现。近年来,姜成康局长在不同场合多次讲到,烟草行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众所周知,生产和销售低档烟利润薄弱,甚至亏本。而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广大农村还存在大量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贫困人群。有的农村烟民说,低档烟是“两个至上”烟,是否生产和销售低档烟。是否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试金石。国家局从“两个维护”的行业核心价值观出发,以对社会、对人民负责任的姿态,把低档烟问题作为政治问题切实解决,国家局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来促进低档烟的生产,一方面拨出巨款补贴生产低档烟,一方面对商业下达指令性任务销售低档烟。但由于种种原因,收效甚微。国家局开发“大丰收”低档卷烟共享品牌,其目的就是为了适度满足低档卷烟市场供应,做大全国性低档卷烟品牌,实现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逐步推进“大丰收”品牌在全行业范围实现共享,达到优化资源、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低档卷烟产品的科技含量,有效保证低档卷烟市场供应的目的。今年4月,国家局下发了《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纲要》。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实施低档卷烟品牌共享。相信,“大丰收”共享品牌的开发生产,将对进一步推进行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推动行业品牌整合,提高低档卷烟品牌的集中度,缓解低档卷烟的供求矛盾,维护市场稳定,提高客户满意度,不给假冒伪劣卷烟以可乘之机,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确保行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大丰收”品牌的诞生充分显示了行业产权理顺改革后的巨大合力。长期以来,烟草行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资产管理关系没有理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权利不统一;烟草企业国际竞争力还较弱,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企业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烟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57号文件,为烟草行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国务院57号文件的发布,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依法对所属工商企业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经营和管理国家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依法经营管理国有资产,任免企业负责人,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大丰收”品牌与其他行业品牌相比,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是第一个产权属于国家局的品牌,是行业共享品牌,是在国家局统一协调和组织下研制、开发和推广的,作为行业的共享品牌,“大丰收”品牌卷烟的基础配方模块和主体风格由国家局统一组织研制,在各生产企业中共享,而其原料的选择也颇具广泛的适应性。作为第一个全国性的共享卷烟品牌,国家局对“大丰收”品牌的宣传、推广和维护十分重视。为降低销售成本,国家局统一了“大丰收”品牌的产品形象、宣传广告设计,统一组织和部署了各相关商业企业“大丰收”品牌卷烟的市场宣传推广。可以说没有行业产权体制改革的理顺,就不会有“大丰收”品牌的诞生。
 
    3、“大丰收”品牌的诞生是烟草行业自主创新的真实体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更是旗帜鲜明地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烟草行业顺势而动。在今年全国烟草行业工作会议上,姜成康局长在工作报告中七次提及“自主创新”,并将自主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在一起展开论述,作为全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做好的四个方面工作之一。随着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摆在我们行业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怎么做大做强烟草企业,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做大容易做强难,如果我们的企业做大仅仅依靠简单的叠加,而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却没有得到提高,不能够实现由大变强,那么我们的重组就没有任何意义。
 
    长期以来,行业内对解决低档烟的问题都寄希望于国家税制改革,岂不知这是不切实践行“两个维护”的表现。烟草行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大丰收”作为行业共享品牌,是行业内更高层次上的品牌合作。在此之前虽然不少烟草企业也曾尝试和探讨过跨企业、跨地区的品牌合作工作,但这仅仅限于局部地区,也仅仅代表少数企业的个体行为,况且这些品牌合作行为缺乏国家局的指导和长远的规划,处于自发的无序状态。大丰收的诞生表明了国家烟草主管部门在品牌合作中开始发挥行政调控作用,品牌合作开始朝着大范围、规范化方向、更高层次上发展。“大丰收”的诞生,也将为今后实施更多的卷烟品牌共享、更大范围内的卷烟品牌共享、更多层次上的卷烟品牌共享提供实践的机会,为品牌共享探索正确道路,为品牌共享建立理论基础和科学操作模式。
 
    “大丰收”诞生后:还有很长的路可走
 
    现在“大丰收”品牌已经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始上市,从目前的一些情况看,消费者对“大丰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大丰收”能否再便宜一点。目前全国各地上市的“大丰收”品牌批发价是18元/条,零售价格2元/包。笔者在农村卷烟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卷烟市场上2元/包的烟有很多品牌,市场上真正缺乏的以及老百姓渴望的是1元~1.5元/包的烟,目前在市场上1元~1.5元/包的卷烟只有“香梅”等几个品牌,“大丰收”是否能够推出这一规格的卷烟,真正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2、“大丰收”的科技含量能否再高一点点。关于自主创新,国家局副局长张保振曾提出要涌现出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都有所建树的真正代表中式卷烟的大品牌。目前在低档卷烟中,中式卷烟的代表品牌还是空白。面对中国广大的农村消费者,承担起中国第一个低档烟卷烟品牌中的中式卷烟,成为“大丰收“直面的问题。
 
    3、“大丰收”与其他低档烟品牌关系如何并存。在烟草行业重组浪潮中,虽然低档烟品牌不断减少,但“狂风吹尽始到金”,以“芙蓉”、“金许昌”为代表的低档烟品牌逐步成长起来,并向百万大箱品牌迈进。“大丰收”品牌与“芙蓉”等品牌如何并存,也是行业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