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控烟市场一个发展空间

2007-08-15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已经递送国务院法制办,《条例》首次在立法原则上明确提出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条款。这也是我国近十年以来第一次以国家法规的形式准备实施的法律文件。条款出台的直接背景是中国政府加入《公约》的践诺之举,而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国国民的健康状况。
 
    来自卫生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因肺癌死亡的人口已经达到60万;女性死亡的杀手也从几十年不变的乳腺癌变为肺癌;研究证明,肺癌高发纵然有大气、水体、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香烟。医学研究证明: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引起的。而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即便是一百六十多年前,那场举世震惊的禁烟运动,也没有比当今烟害的形势来得严峻。
 
    烟患猛于虎
 
    据了解,烟草中含有的化学成份高达4700多种,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金属化合物。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烟草成瘾已经成为国民健康面临的第一杀手。
 
    《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披露了几个惊人的数据:
 
    --我国吸烟人数为3.5亿,居世界各国之首。
 
    --我国"被动"烟民5.4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已经超过10万。
 
    另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00万人。
 
    所谓:烟患猛于虎。一百六十多年前,"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六百万两,造成银贵钱贱,不仅令清廷财政枯竭,还致使全民健康陷入谷底。清廷最终的灭亡,鸦片应可算一大"祸首"。一百六十多年后的现在,我国每年死于吸烟所致疾病已达到100多万,远远超过史上中国矿难死亡人口的总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专家指出,如不改变目前的吸烟现状,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吸烟;每年因香烟导致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
 
    控烟重任已经实实在在立于政府和每一个公民的面前,而中国的控烟现状却不容乐观。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原副会长张义芳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中国2000年之前控烟还不错,1997年是高峰,从那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一个原因是主管部门不积极主动,决策层缺少一批热心控烟的人。"此外,公民对烟草危害意识不强,控烟人力和经费不足,控烟技能研究不够等也是原因之一。而排在首位的,当是烟草管理部门强调的"社会经济和就业"。
 
    烟草经济不是阻碍控烟的理由
 
    知名控烟专家指出:中国烟草行业所带来的高利税润和烟草行业卫生安全问题的凸显,使得中国的控烟形势极其复杂。如何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损害两者之间平衡和取舍的问题,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统计,烟草业每年上缴的利税超过千亿元。
 
    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教授则在公开场合表示:"烟草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医疗费用的增加。烟草行业税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消融在医疗、劳动力损失等社会支出之中。"
 
    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发布的最新《中国吸烟成本估算》研究报告统计, 2005年,我国吸烟导致的疾病和直接成本估算为1665.60亿元,占到2005年GDP的0.91%,吸烟导致的间接成本是861.11亿元至1205.01亿元,占GDP0.47%至0.66%,简而言之,我国烟民2005年烧掉了财富2500亿左右。而2005年的烟草税税利不过2400亿元。烟草经济已然入不敷出。
 
    200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肯尼史·华纳教授在就《烟草经济的误解和真相》一文中指出:"烟草的经济利益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事实是如今烟害每年在世界上夺命四百万人,而30年后,这一死亡数字将增长到一千万人。" 从经济学的概念讲,抽烟是一种"外部性"很强的行为。抽烟者获得从中带来的全部快感和自以为是的好处,却同时让别人来承担被动吸入尼古丁的成本;烟草企业得到了超额的利润,却让社会来承担吸烟带来的全部成本--损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控烟是一桩政府、烟草公司和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大好事
 
    中国是《全球控烟框架公约》的签署国,有义务也有时限地要履行签约国在控烟工作方面的承诺;中国提出"绿色奥运"理念,并将无烟奥运纳入范畴,其基本要求便是比赛场地香烟绝迹;与此同时,一个耗资500万美元的"迈向无烟中国"控烟项目正在推进,它将覆盖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个城市项目点和20个农村项目点开展,覆盖人口约5000万人。这些均是我国实施公共场所禁烟,加强控烟力度的有利条件和背景。
 
    然而,中国的控烟进度还仅相当于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40年前的态势。撇除公民对烟害认识不足等原因之外,对于烟草经济的担忧无疑是一大因素。
 
    著名控烟专家臧英年教授在接受《中国科技财富》采访时讲道:"全面控烟工作若能有效得当的推动,不但可以协调政府、烟草公司和群众(包括吸烟和非吸烟者)三方的利益关系,并可以加强促进之。"推动控烟是一桩政府、烟草公司和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大好事。
 
    面对控烟大势,烟草公司应高瞻远瞩,加强制品中减少烟碱和焦油的研究,降低制品的成瘾性和危害度,好将产品对烟民和社会的伤害尽量减少,并将产业多元化,用赢利所得及早开拓非烟草产品或服务的其它市场,以及时应变,持续发展。
 
    臧英年教授同时指出:"烟草公司不要去打压烟草的替代品和有效禁烟用品。因为这些产品可以减轻烟害,造福社会,其税收也同样是国库收缴。烟民一旦戒烟成功,不再吸烟了,烟钱便会用于其它消费,有助于其它行业。对整个国家而言,是总税收来源的重新分配,而不是烟税的全盘消减。"
 
    同显而易见的烟草危害相比,控烟产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同烟草一吸上瘾,如影随形的巨大危害相比,控烟产品在接受难度上要远远大于烟草。无论是政府,还是烟草公司,均应从国家大义着眼,给控烟产业以相应的扶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