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平衡施肥技术试验与推广”科技成果

2006-04-05来源:中国烟草科教网
      编者按:由中国烟叶公司主持,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烟草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完成的“烟草平衡施肥技术试验与推广”项目获2005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该项研究以解决烟草生产中存在的"下部叶身份薄,颜色淡,上部叶厚,烟碱含量高,化学成分不协调"等问题为目标,以提高烟叶质量为核心,以平衡施肥为突破口,针对烟区生态环境、烟草的营养生理生化特性、不同生态条件下烟株的需肥规律及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养分释放规律,结合烟叶化学成分和产、质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多点试验,对养分用量、肥料形态、配比及施肥方法进行了研究,创建了适合不同地区的平衡施肥技术体系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开发出了适合不同植烟土壤的专用肥。
 
  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建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烟草营养研究与养分综合管理体系。在2000年~2002年期间,以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重要支撑技术完成了全国10个主要植烟省245个县的28000余个土壤样品的21项指标的测定及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差异分析,完成了19000余个烟叶样品的分析及数据汇总,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融合GPS、GIS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主要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数据库、土壤物理性状数据库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数据库。建立了我国烟区数字土壤模型,建立了279个烟区县包含近300万个数据,精度一般为候的烟草气象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烟草平衡施肥信息系统,基本完成了植烟土壤养分分区评价,为烟草分区施肥推荐、区域性烟草专用肥配方的快速决策提供了依据。提出并初步确定了我国主要植烟土壤养分丰缺评价的一系列指标和方法。通过在不同土壤类型中,不同养分供应模式下,土壤养分和烟叶中矿质元素的积累、变化规律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国主要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和主要矿质养分动态供应特征.  研究了烟株生长阶段关键气象因子对烟株生长的影响.  研究了各代表烟区优质烟叶生长发育特征和烟株对矿质养分吸收累积规律,初步提出了优质烟叶的若干矿质元素含量范围。
 
  2、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氮素利用效率和对土壤矿化氮释放量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后期土壤矿化释放的氮素是上部叶增厚、烟碱含量高的重要原因。从营养角度对不同氮素形态在烟株体内的生理生化代谢特点进行研究,明确了硝态氮、铵态氮对烟叶品质形成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生态区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的硝态氮、铵态氮适宜的比例。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根际土壤研究法,研究了施用饼肥对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及所引起的土壤与肥料中氮素供应特点,通过检测烟叶中蛋白质、烟碱中氮素来源及醚提物的含量,结合不同生态区和不同有机质土壤上的试验,提出了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饼肥使用技术。
 
  3、根据植物生理、生物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不同养分供应模式对烟株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烟叶中主要致香成分、化学成分、矿质元素协调性,烟叶的光合特性,以及成熟期烟叶组织结构形态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初步了解到,相同养分供应模式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化学成分和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
 
  4、根据植物营养学的原理,研究了有机无机与微量元素肥料组合对烟株干物质累积、大中量及主要微量元素在烟株体内的动态发布与累积的影响。
 
  5、综合栽培、植物营养、植物生理生化的研究结果进行优化组装,通过大量多点试验,对植烟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分析,根据13个省市植烟生态环境的特点,对施肥量、肥料种类、形态和配比、施肥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适合不同烟区的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开发出了适合不同烟区植烟土壤的专用肥料。
 
  6、通过对农化服务运作模式的机制创新,推动和形成了比较适合现阶段我国农民和农村经济技术条件的烟叶生产农化服务技术支撑体系。鉴定认为,该项目选题准确,技术路线合理,资料齐全,数据翔实。在3S技术应用于烟草农业、烟草平衡施肥信息系统的研制、植烟土壤养分评价指标的建立等方面均有较大创新。研究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