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农药管理工作取得五大成效

2006-04-03来源:中国农药信息网
      在全国农药工作管理会议上,农业部范小建副部长强调了“十五”期间农药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药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五”期间,高毒、剧毒农药占农药登记总数的比例明显下降,由21.8%降至11.8%;环保型剂型的登记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上升至18.1%;农药品种结构调整更趋合理,杀虫剂产量由占总产量的70%下降至42.2%,除草剂所占比例由18%上升至29.9%,杀菌剂所占比例由9.2%上升至10.9%。农药产品结构的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业增长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是惊人的。说明这几年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二、农药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2005年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80.1%,比“十五”初期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农药标签合格率从2001年的36.4%提高到2005年的60%,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自2003年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取缔非法经营摊点5.6万个,收缴各种非法剧毒鼠药250吨,核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4万多个。据卫生部统计,3年来,剧毒鼠药中毒事故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65.3%、69.3%和61.2%。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蔬菜、水果、茶叶的抽样检测结果看,2005年蔬菜、水果、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7.5%、98.7%和98.2%,比2001年分别提高36.3个、8.6个和25.6个百分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明显增加,从79种农药的197种限量标准,增加到136种农药的478种限量标准。
 
  四、农药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国除西藏外,全部建立了省级农药管理机构。通过项目支持,加强了30个省级农药管理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检测能力建设,省、部级检测实验室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有22个省级农药检定机构通过省、部级双认证,认证单位数量翻了一番。农药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和残留样品年检测能力达到3万个,增加了近10倍农药监管和执法队伍进一步壮大,农业系统从事农药执法的人员达到2万多人。
 
  五、农药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十五”期间我国农药产量和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农药产量从46万吨增加到87万吨,增长了89.1%。农药出口量从17.8万吨增加到51.7万吨,出口金额从5.4亿美元增加到16.7亿美元,翻了近三番;出口品种从240个增加到450多个,出口国家和地区从135个增加到260个,均增长了近1倍。农药出口已成为拉动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主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