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烟叶质量几项栽培技术探讨

2005-09-16来源:烟草市场作者:陈昌权
中国烟草市场摘自《重庆烟草》  随着科技兴烟的深入开展和卷烟消费者对吸烟有害健康认识程度的加深,以及卷烟厂家对烟草制品安全性的高度重视,烟叶制品的主要原料——烟叶的使用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成为卷烟厂家采购烟叶的首选要求,这就使烟叶的市场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烟厂在采购烟叶时由原来的单纯追求烟叶外观质量转变为以内在成分为主辅以外观质量。而内在成分中,降低烟叶的烟碱和焦油含量呼声最高,增加烟叶香气量也喊得较响;其次,烟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对结构紧密的较厚烟叶、结构过疏松的飘薄烟叶由于其填充性很差而一般不予采购;其三,对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烟叶不予采购。烟叶市场的需求变化,要求各烟叶产区必须围绕原料服从市场的要求来进行生产,从根本上提高烟叶质量,才能在当前的烟叶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人通过多年实践并结合我县近年试验示范结果,探讨以下几项配套栽培技术对提高烟叶质量的作用。

  一、合理留叶,适当增加叶片数,改善叶片的身份结构,达到优化内在品质的目的。
  从烟草生物学角度讲,在烟草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着叶片发生的数量,而叶片发生的数量与营养、光照、栽培技术、采摘时间(成熟度)等共同决定着各部位叶片间的比例。实践证明,叶片数少的品种其中部叶的比例相对比,叶片数多的品种小,同样就一个品种而言,留叶数多的比留叶数少的中部叶比例大。例如:留叶15~16片的烟株,含脚叶2~3片,下二棚叶3片,腰叶4片,上二棚叶3~4片,顶叶2片,中部叶比例为25%左右;而留叶19~20片的烟株则可能是脚叶2~3片,下二棚叶3~4片,腰叶6片左右,上二棚叶5~7片,顶叶2片,中部叶比例为30%左右。因此在选用品种上,应在所推广的良种范围内因地制宜地选择叶片数较多的品种;同时应采用漂浮育苗或直播育苗的方式,以减少假植过程中由于两段育苗而造成的叶片损失;再就是在打顶时适当推迟打顶时间,采取开花打顶(全田烟株第一朵花开放达50%时一次性打顶),尽可能多留叶(从最下面的花枝起往下数二片过渡叶后打顶),从而增加有效叶片数。
  二、平衡施肥调节营养,实现叶片正常成熟。营养平衡适量,烟株发育正常,叶片充分成熟的,其叶片结构较为疏松。在生产中,由于施肥不足或营养失去平衡,或打顶后抹芽不彻底。一方面因缺乏营养而造成植株矮小,叶片短窄,结构紧密。生产实践中某些烟农常常讲:我栽的烟只有上部叶和下部叶,没有中部叶,原因就在这里。另一方面,由于打顶后抹芽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烟株为保证生长中心所需养分的供应,将大量的养分白白地消耗在烟花和杈芽上,上部叶甚至中部叶由于缺乏营养而不能充分发育,同时大量的杈芽使中上部叶光照减弱,造成叶片不能正常成熟,叶肉细胞内含物质少,细胞壁增厚且排列紧密,叶片弹性和韧性均较差;另外,氮钾比例失调,即氮肥偏多,钾肥偏少的情况下,叶片肥大病害严重,不能正常落黄。不但使烘烤难度增加,烤后烟叶杂色多,而且烟叶烟碱含量高,内在品质较差,烟叶没有市场。
  三、推行宽行窄株,改善光照条件,控制单株发育,适当增加亩株数,发挥群体优势。烟株在个体营养和光照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必然会增加叶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长宽的增加固然是好事,但厚度的增加则会造成外观身份不协调,内在的成分亦不协调。同时,在生产中要保证单株营养和光照的充足,多采取减少亩植株数。亩植株数的减少则会造成单位面积产量的下降。因此,应推行宽行窄株的种植方式,使行间的光照充足,而株间的光照则适当的得以控制,从而使烟株个体适当控制,群体优势得以发挥。这种方式在粮食生产上是屡见不鲜的,如水稻的宽窄条栽,玉米的带状种植等,都是发挥群体优势,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烟叶也不例外。而且这种方式,能使烟叶的中上部叶厚薄适中,尤其是下部叶,由于行间宽,光照充足使其光合作用增强,干物质积累较多而叶片适当增厚。优质烟叶的单叶重标准一般为6~8克,即当有效投烤叶片数为18片时,产量要达到1 25公斤,理论上计算每亩应植868~1157株。但考虑到我县海拔及气候等因素影响,我县的种植亩株数1000~1200株较为适宜,要实现此栽培密度,应以行距3.3尺,株距1.7尺或行距3尺,株距1.7尺较为适宜。
  (四)采用地膜种植,积极推广“膜下烟”,为烟株早生快发打好基础。采用地膜种植,尤其是膜下烟和提前盖膜,既能有效提高前期土壤温度,保蓄土壤水分和疏松度,增加根系活力,又能使肥料(特别是农家肥和饼肥)及早分解释放,满足烟叶“少时富,老来穷”的吸肥要求,实现烟株前期长势旺,中期控得住,后期能正常落黄的要求,使烟株既叶片宽大,又不增厚,结构疏松而有弹性,这样的烟叶,如果成熟度把握得好,则会有效地改善烟叶的身份结构,进而提高烟叶的品质。
  (五)准确把握成熟度,实现提质增收。理论和实践表明:叶片厚度随叶片着生部位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叶片厚度随成熟度的提高而趋薄,叶细胞密度随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根据这一规律,下部叶由于发生早且细胞充实期处于光照相对较弱的环境中,叶片达到生理成熟后,如不及时采摘,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养分,另一方面由于该时期正处于烟株开花时期,为保证生长中心的需要而将其所积累的养分向上部花序转移,造成下部叶因养分的大量消耗而变薄。因此对下部叶的采收成熟度宜掌握在生理成熟阶段,即在移栽后55~65天(早熟品种云烟85、云烟87用下限,中熟品种K326用中线,迟熟品种贵烟4号用上限)或打顶后立即采摘。中部叶由于处于较好的光照条件下,叶片厚度适中,其成熟度宜掌握在生理成熟后的工艺成熟阶段,即在下部叶采摘完毕后,停炕7~10天,待其达到采收的外观标准后再采摘。而上部叶由于光照良好,叶片较厚,其成熟度的掌握应更高,以便让其消耗部分养分,减少细胞内含物质,细胞内和胞间间隙加大,从而使叶片减厚和增加弹性和韧性,在采摘时应掌握在中部叶采收完毕后仍停炕10天左右,再开始采摘,当采到每株只有4~5片时再停炕,待全田黄灿灿、金亮亮后一次性采收。最好采取将所留叶片连茎砍下,进行半株式烘烤。
  优质烟叶在田间的长势长相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生产措施恰当,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才能得到有效的统一。由于烟叶生产从根本上是利用烟叶作为原料,衡量优质烟叶的标准是看烟叶的可用性程度如何。那么在生产上如何培养烟株叶片生长正常、合理,以及每片烟叶所处的空间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地改善田间各个部分烟叶空间营养、光合作用,达到提高烟叶质量,最终实现烟叶可用性增强的目的。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重庆烟草》 作者:武隆县烟草公司副经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