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烟叶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控规模”转向“稳产业”,烟叶生产面临着“在哪种烟”的现实问题。
为此,福建烟区立足实际,把基本烟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积极探索实践以“五化保障、四个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烟田保护“福建方案”。
以田稳烟,从思想层面解决“为什么保护”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深刻领悟到“田为烟本,田固烟稳”的道理。
深刻认识到基本烟田保护是稳定烟叶产业的“压舱之石”。近年来,随着烟区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优质烟田让位于经济效益更高的非烟产业,造成烟田和烟农“两大生产要素”持续流失。稳定烟田刻不容缓,只有把这块“压舱石”牢牢守住,才能稳住烟叶产业,增强发展韧性。
深刻认识到基本烟田保护是优化产能布局的“关键之举”。烟田是烟叶生产所有要素的聚集地,是最核心的要素资源。守住烟田这一“基本盘”,才能保证烟区产能布局调整的匹配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从而牵引生产要素不断向基本烟田规划区集聚,保护发展核心烟区、稳定巩固重点烟区,不断提升烟叶生产的集中度。
深刻认识到基本烟田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固本之策”。从烟叶发展角度,高质量的烟田是烟叶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从卷烟发展角度,只有稳定的优质烟田,才有稳定的烟叶供给,为卷烟品牌发展筑牢原料保障。因此,开展基本烟田保护事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是国家烟草专卖局部署推进的一项事关烟草全产业链稳定的固本之策。
前烟后稻,从组织层面解决“谁来保护”问题
福建烟区立足烟稻轮作实际,提出“以烟稳粮、以烟促稻”,把积极服务于国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大局作为基本烟田保护的立足点,切实解决了“谁来组织保护”的问题。
政企联动。在福建烟区,“前烟后稻”的种植模式使得种烟成为“稳粮”的有效保障。凭借“以烟稳粮、以烟促稻”这个结合点,福建省局(公司)主动向烟区政府阐明烟、稻二者良性循环、合作共赢的共生关系,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了“政府领导、齐抓共管”的基本烟田保护管理格局,凝聚了稳定粮食生产和基本烟田保护的共识。
依法依规。对于福建烟区来说,“前烟后稻”种植模式符合国家稳粮的政策要求,但农民有自己选择种植作物的权利。因此,福建省局(公司)坚持依法依规,通过政府引导、产业引导、效益引导和宣传引导等方式来合法合规地开展保护工作。
凝聚合力。基本烟田保护工作涉及面广,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不仅需要行业的努力,还需要政府部门、乡村两级以及广大烟农的支持。在烟区政府的领导下,烟草部门积极协调各方,通过专项考核、宣传引导等措施,形成烟田保护工作的合力。
多措并举,从执行层面解决“怎么保护”问题
烟田能否持久稳定,关键在于保护制度的落实。
为此,福建烟区因地制宜,建立“五化保障、四个融合”的保护机制,实现基本烟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落实“五化保障”,健全基本烟田保护工作抓手。
用“制度化”管理保障合法合规。在顶层设计上,推动将基本烟田保护列入省市县农业发展规划,建立基本烟田保护架构。在保护制度上,从省、市、县到乡、村,制定具体的保护办法,以水稻生产功能区同步保护好烟田。在约束机制上,因地制宜制定禁止性措施,采取设置基本烟田保护公告牌、界桩等方式进行保护。
用“数字化”烟田保障管理效率。借助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绘制电子田图,对烟田及设施建档立卡、编码上图入库,做到烟田布局一目了然,为优化烟叶布局、烟田监测保护、基础设施管护、烟叶生产组织等提供了更科学、更高效的决策支撑。
用“集中化”流转保障稳定种烟。福建烟区探索推进以村委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主体的土地长期稳定流转,以此固化优质烟田,实现长期稳定种烟。
用“绿色化”发展保障烟田质量。提高烟田质量是基本烟田保护的重要内容。福建烟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在土壤保育上,按照每年“三个1/3”的目标持续推进,即1/3田块隔年轮作、1/3实现稻草溶田、1/3开展机械深翻,全面推行烟稻轮作,积极推广绿肥种植,100%施用有机肥,提高烟田土壤质量;在污染防治上,100%推广烟用地膜回收利用;在绿色防控上,100%推广烟蚜茧蜂防蚜技术,实现烟田全生产周期的有效管控。
用“激励化”措施保障工作落实。由烟区县级政府出台考核措施,用好政策,有效调动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
——做好“四个融合”,以烟稻富农产业驱动烟田保护。
效益是最大的驱动,利用是最好的保护。福建省局(公司)运用产业链融合思维,探索建立了“四个融合”烟稻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政策协同融合。充分发挥烟叶和水稻扶持政策的协同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建立烟稻双优生产基地。在设施投入上,融合行业的烟基、水源工程建设和农业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在生产扶持上,融合烟草部门的产前投入政策和农业部门的水稻生产功能区、土地流转、土壤保育、绿色防控、农机推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政策。
生产技术互利融合。落实烟稻生产联防联控措施,共同加强生产监管。今年,福建省局(公司)制定了《福建省稻烟病虫害一体化绿色防控实施意见》,采取“统一测报、统一时间、统一开方、统一施药”的防治模式,打造稻烟全程一体化绿色防控体系。
基础设施共享融合。融合使用烟草和大农业的设施设备,通过共享提高利用率。在设施共享方面,重点推广密集烤房烘干稻谷。在农机共享方面,联合开展稻烟通用机械研制与应用,充分利用社会化农机资源服务烟叶生产,利用烟草通用机械服务水稻种植。
综合体建设深度融合。在烟区县打造烟稻丰产示范片,建设“烟叶+优质稻”“烟叶+制种”的产业综合体,推进烟稻产业同步基地化、绿色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实现“1+1>2”的目标。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联合互助提升生产组织化和产品均质化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福建海晟连锁平台和卷烟零售客户等渠道,销售特色稻米产品。
通过两年来的实践,福建烟区通过找准“以烟稳粮、以烟促稻”这个结合点,做好“四个融合”,实现了从“相对独立”到“融合发展”的理念转变,烟叶前作减少稻田肥料投入,水稻后作秸秆回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生产落实绿色防控,实现烟稻产业高质高效绿色循环发展、共同发展;实现了从“烟叶增收”到“产业增收”的模式转变,构建烟稻发展共同体,巩固了福建烟稻轮作制度,使农田得到全年合理利用,烟稻产业成为了烟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实现了从“要素流失”到“稳定发展”的格局转变,通过持续推进基本烟田保护,增强了烟农发展烟稻产业的信心,成为福建烟区发展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