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烟壶 风采各不同

2009-07-17来源:中国商报

  在北京翰海今年春拍“虚中有容——当代紫砂壶、内画鼻烟壶”专题拍卖会上,26款精美内画鼻烟壶经过多个回合激烈竞价,以100%成交率落槌。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创作的一款内画《百蝶图》鼻烟壶,高6.4厘米,清中期天然水晶壶身,成交价高达50.96万元。可见小小鼻烟壶市场号召力之大。
 
  鼻烟壶制作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鼻烟与鼻烟壶却是地道的舶来品。鼻烟发源于美洲印第安,后被欧洲旅行家们发现带回欧洲。16世纪后,又从欧洲辗转到菲律宾、日本、朝鲜以及蒙古地区,对当时亚洲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人吸闻鼻烟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消亡于民国以后。鼻烟最初登陆中国时,并无特制容器。明末国人为了携带、使用方便,一般把鼻烟放在盛药小瓶中。清代初年,鼻烟吸闻日渐兴盛,鼻烟壶制作也不断改进。起初,人们对鼻烟壶并没有什么特别讲究,由于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野外生活时间较长,所以要求鼻烟壶必须坚固耐用、实用方便、尺寸大小适宜,后来随着鼻烟的社会影响日渐提高,人们爱屋及乌,对鼻烟壶的追求也节节攀高,鼻烟壶由先前的一个简单实用的装具,逐渐发展成为众人喜欢的工艺欣赏品了。清代顺治铜雕云龙鼻烟壶,成为国内最早的鼻烟壶。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研制开发出了玻璃、铜胎画珐琅等多种鼻烟壶,推动了鼻烟壶制作的发展。乾隆朝玩赏收藏鼻烟壶蔚然成风,翡翠、和田玉等贵重材料制成的烟壶屡见不鲜。咸丰、同治之后,官办制作的贵重、精美器物显著减少,玻璃、瓷制品等一般材质烟壶逐渐增多,同时民间仿造大量涌现。后来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鼻烟与鼻烟壶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鼻烟壶工艺和制作发展至鼎盛,小小烟壶在王爷贝勒们的寸掌之中,又成为一种炫耀斗富、彰显身份的工具,并逐渐演化成独具特色的清代鼻烟壶文化。那时,鼻烟壶被“终日握之、片刻不离”,友人见面双方坐定,把自己的鼻烟碟放在桌子上,掏出烟壶,拧开壶盖,往对方烟碟上倒点鼻烟,互相谦让地说:“请您闻闻我这烟儿。”就跟如今朋友见面互敬香烟一样,两人边吸闻鼻烟边高谈阔论。清代玩鼻烟壶既看质量,也看数量。朋友互闻鼻烟的时候,都在暗暗观察对方烟壶的质地、工艺,壶囊所绣的花色品种。要是鼻烟壶能常玩常新,哪怕今天是料壶,明天为瓷壶,那比仅有一只高翠鼻烟壶的主儿,可要时尚、阔绰、神气多了。
 
  料器鼻烟壶 古代所说的“料”,就是今天触目可及的玻璃,这种烟壶在民间广为流传使用。它不漏气,不漏烟,可以一览壶中烟质。料器烟壶制作工艺多种多样,有一色玻璃、套玻璃、搅玻璃、洒金玻璃和玻璃珐琅彩等,料器鼻烟壶可以仿制各色各质,清明可人,生动无比。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料器鼻烟壶数量不少,且颇受藏家欢迎,一些料胎珐琅彩的鼻烟壶屡屡创造高价,成交价均在百万元左右。
 
  瓷鼻烟壶 清代瓷器烧造水平登峰造极,因而瓷鼻烟壶生产技艺也水涨船高,诞生了一批巧夺天工的瓷烟壶艺术品。其中以仿古名窑烟壶最为盛行。珐琅彩瓷鼻烟壶则由江西景德镇制胎,运往京城后,由宫廷画师彩画烧成,堪称烟壶精品。皇家瓷器烧造技艺不断改进,催生了不少高档鼻烟壶艺术品相继问世。如单色釉烟壶、彩绘瓷烟壶等。其中清代新创的粉彩、珐琅彩更使得瓷鼻烟壶争奇斗艳、加色添香。瓷鼻烟壶市场行情一直不错,一些精品价格大多在百万元以上。
 
  玉鼻烟壶 治玉技艺在清代发展到顶峰,玉鼻烟壶的制作也极精妙。乾隆时期,和田玉每年源源不断运进皇宫,翡翠也不断供奉,为玉鼻烟壶制作提供了优秀材质。特别是一些小而圆的籽玉,温润细腻,洁白无瑕,是鼻烟壶制作的天赐美材。御用工匠们技艺高超、匠心独特,使此类烟壶件件活灵活现、生动可爱。玉鼻烟壶也时常在拍场出现,大部分价格在几十万元左右。
 
  其他鼻烟壶 除上述种类外,还有雕漆、金属、葫芦、石头、竹木、牙角等制成的鼻烟壶。另外还有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内画鼻烟壶。它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而成。内画鼻烟壶制作复杂、工艺水平高,要生产出摄人魂魄的艺术精品着实不易。内画鼻烟壶一向是藏家追捧的对象,尤其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价位往往可达百万元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