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在栀子花开,粽叶飘香的日子里,像一位身着绿萝裙的姑娘,向我们悄悄走来。
孩提时,总盼望着节日的到来,睡梦里也会编织出节日里的那份丰盛和欢乐。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端午,是欢乐。在秧苗青青的田野里到处游走,找食一种黑色的浆果,把这些浆果放在一个小竹筒里,用另外一根细棍杵成汁儿,然后故意把沾满汁儿的细棍儿从一侧舔到另一侧,紫红色的浆果汁沾满了嘴角,小伙伴们个个变得“血盆大口”,在田野里追逐嬉戏……
端午,是思念。外婆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将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我和妹妹的手腕上。北方叫系百索子。家乡的土话叫“栓小狗儿”,寓意平安健康。那是我们心爱的饰物。外婆还要给我们缝制香包。将菖蒲根、艾叶草晒干,舂成粉末,装在小花布头做成的小袋子里,就是一个香包啦!外婆把一个个香包串成一串,挂在蚊帐里,让蚊虫远离我们。
端午,是祝福。大人们喝雄黄酒,在孩子们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样,蚊虫啊,鬼怪啊就远离他们。在家的周围还要撒上雄黄酒,这样,蛇也不能靠近啦!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挂着菖蒲和艾草,用来辟邪!
端午,是美食。咸鸭蛋是必须的!端午的咸鸭蛋是父亲亲手腌制的。到腌鸭蛋的时候才明白父亲收集冬天里的雪放在土坛子里的用意。再在土坛子里倒上腌过猪肉的血盐水,再把现在称之为绿色食品的,城里人追捧的土鸭蛋用老白干洗净,放在坛子里,搁置在阴暗的房间里。等到五月初五,他们就该粉墨登场了。大蒜,在端午里也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吃法也和平时不一样。用蒸,或者拿来烧。吃了扫除体内的毒素。还要吃红苋菜,用苋菜紫红色的汤汁儿拌米饭,颜色是有些突兀,但在家乡,这也是一种习俗和讲究。那时我们还唱着一首关于端午的童谣:上赶场,下赶场,买不起猪,买不起羊,买个耗子来过端阳。所幸的是耗子到现在我是没有见到过上餐桌的。
端午,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祝福;是不思孤云蔽残月,却忧故人在何方的思念;是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亲切;是花娇艾叶香,小酌浅饮配佳肴的农家之乐;是一本泛黄的书,翻得已经卷了边儿,破了沿儿,只是书中的内容不管风雨如何的漂洗,还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