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品牌创牌70周年:用变与不变的思路谋全局

2021-11-24来源:东方烟草报

70年前,“中华”品牌在新中国工业重镇上海诞生,从此开启了民族烟草工业的新纪元。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70年来,“中华”品牌始终紧跟国家前进的步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扣行业奋进的脉搏,一路成长为中国烟草的标志性、引领性品牌。

传奇传世的基因密码是什么?拨开历史的烟云不难发现,“中华”品牌的血脉之中,沉淀着一种在时代变迁中“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魄力。

正是凭借这种定力与魄力,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时间的更替中不迷茫、不冒进,以精准的战略定向、精妙的战术布局,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拿捏好“稳”与“进”的分寸尺度,和衷共济、拼搏竞争,在时代的变奏中勇创一流。

承载着挺起民族烟草工业脊梁的期望,“中华”品牌与行业改革发展紧密相连。历史关口的战略走位,不断将“中华”品牌引向更加开阔的发展时空

行棋当有略,落子谋全局。

战略,蕴含时代价值,彰显境界格局,是一个品牌从诞生到成长,再到走向辉煌的价值依托和宏观指引。

从命名足以看出,“中华”品牌的诞生饱含着深沉的民族情感。带着“做中国人自己最好的卷烟”的使命登上历史舞台,它打破了高端卷烟市场长期被外资卷烟品牌垄断的局面,承载着挺起民族烟草工业脊梁的期望,它的发展注定将承担更多的责任。

不负时代的重托。作为行业大品牌的引领者,从36种名优卷烟到卷烟产品百牌号名录,从“两个十多个”到“532”“461”,“中华”品牌从未缺位。在“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中华”品牌努力为国家税利增收,为行业发展助力,为服务对象盈利。

可以说,“中华”品牌与行业改革发展紧密相连。驾驭这样一个品牌,必须在战略上谋定后动,在保持定力中彰显魄力。

回望历史,21年前的“做精做强”战略引领“中华”品牌乘上改革的快车,12年前的“百万千亿”工程把“中华”品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历史的棋局中,关于“中华”品牌的每一步战略走位,都是一次立足时势、布局深远的精准落子,一步步将“中华”品牌引向更加开阔的发展时空。

时间回到世纪之交,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过后的国内产业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行业内,是否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成为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十字路口前,何去何从?通过冷静分析形势、科学把握全局,审慎的上海烟草提出了“做精做强”战略,以“精”和“强”明确了“中华”品牌未来的发展目标。

为何不选择做大,而是提出做精做强?上海烟草认为,两者并不排斥,而是互相关联、辩证统一的。只有强壮筋骨、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时机条件成熟时抓住机会。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做精做强”战略明确的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上海烟草税利首次突破百亿元,这是对“中华”品牌创牌50周年最好的献礼。就这样一步步深化,“做精做强”推动企业变革,并逐步上升为企业共识,为上海烟草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打下了基础。

如果说,战略定力,源自和体现为对自己所走道路的自信,那么,战略魄力,更多体现在品牌发展的开疆拓土。

2010年,伴随着“百万千亿”工程的实施,“中华”品牌的市场体量迅速扩大。从2009年首次突破50万箱,仅仅不到三年,“中华”品牌接连实现全年商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市场体量突破100万箱大关,实现了“百万千亿”目标。

面对竞争激烈、增量明显的高端卷烟市场,倘若“中华”品牌没有及时领跑,没有满足消费需求,就会错失发展良机。“百万千亿”工程的实现,既是“中华”品牌对行业“532”“461”品牌导向的有效践行,也是破解发展难题、释放成长潜力而达到的“规模效应”,是勇挑行业重担与勇于突破自我的战略统一。

与时代同行、与行业共进,迈入“百万千亿”大关后,“中华”品牌来到一个新的发展方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迈上新台阶后企业改革发展的主线、着力推动“中华”品牌迈向“百万千亿”升级版的新目标。面对经济新常态和行业“四大难题”,上海烟草依然保持清晰的战略定力,全力以赴“做好一支烟”。

也正是围绕“做好一支烟”,“中华”品牌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战略规划既各具特点、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一脉相承。

传承“十三五”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主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烟草明确将“做精做强、创新转型”作为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指引,把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动能转换、深化创新策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下阶段的“做精做强”,不仅有历史传承,也融入了新发展理念,是实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与之相配的“创新转型”则是实现目标的路径所在,上海烟草把创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动能,用科技创新的新手段找到品牌发展的新风口。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这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格局。时代的风浪面前,作为“引领者”的“中华”品牌始终在保持定力中彰显魄力,为行业品牌树立起引路前行的“新标杆”。

协调好“稳”与“进”的节奏,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战术上的精准发力,绘就“中华”品牌新的布局图,并将品牌推向新的高度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改革的步伐一日千里。“中华”品牌战略上的定力与魄力,体现为战术上的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表现为“稳”与“进”的节奏协调统一。

近十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端需求发生显著变化,品牌的发展节拍需要更好地在变化中加以思考与把握。能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华”品牌妥善处理了“变”与“不变”的关系。

从产能布局到品类开发,从原料保障到生产创新,上海烟草始终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一种稳健的风格——不是“想到了才做”,而是“想好了再做”,确保“中华”品牌“中和平衡”的风格不变。

为了确保这个“不变”,产业链条环环相扣,围绕品牌配置优质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聚焦生产创新,上海烟草发挥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集聚效应。

2019年建成投用的上海烟草浦东科技创新园区,体现了上海烟草推动“中华”品牌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魄力。从浦西到浦东,不仅仅是为了优化产能布局,更是站在品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致力于打造开放、多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

定位智能制造新高地,上海卷烟厂始终传承的“一丝不苟、支支一流、一包一箱、不优不休”精神与智能生产场景逐步融合,以“工笔画”的细致手法,以“智能化”的尖端技术,把“现场连着市场”的负责态度落到每一支烟上。

定位创新孵化器的研发领域,充分发挥“1+5”众创空间的聚合效应,让“中和平衡”的风格在“中华”中支的创新产品上得以传承。创新产品、孵化新品、塑造精品,集成创新的源源活力转化为“中华”品牌的发展动力。

聚焦原料保障,上海烟草坚持“多地区、小比例、高等级”的原料配方理念,只为达到“质量标准不改变”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华”品牌采撷全国几十个烟叶产区的烟叶,经过模块化、均质化复烤加工,最大限度增强配方的稳定性。在远离上海的山水之间,原料人扎根乡野,对烟叶展开“一生管理”,用脚板和汗水践行“三千万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苦,说尽千言万语。

聚焦市场,上海烟草坚持开创性地探索“精准营销”,因地制宜、顺“市”而为,让“中华”品牌更加有力地扎根市场。

十几年来,上海烟草坚持每年做一次品牌诊断,用消费者数据判断品牌状态,让市场营销获得更有力的依据。用消费语言表达技术语言,用市场点子生发创新因子,为的就是敏锐地把握需求变化、研判市场形势。

从产业分工、产能布局到产品创新、品类优化,这些资源要素的价值最终集中体现在与时俱进、顺“市”而为的创新产品上。

当卷烟市场呈现多元化、个性化消费特征之时,中国卷烟品牌纷纷走上品类创新之路,品牌竞争赛道调整升级。“中华”品牌如果裹足不前,陷于历史视角,就会在差异化竞争中失去优势。

2016年,“中华”品牌在风格不变的定位下率先切入中支市场,开启了新纪元。“中华”金系列很好地诠释了“保持风格、适应变化”的发展要求,重塑并提升了“中华”品牌高端价值形象,延伸了品牌发展空间,在中式卷烟中支品类上起到了引领作用。

作为从“老三包”向“新五包”的跨越起点,“中华”(金中支)的成功意义重大,对之后的产品开发带来信心上的提振。“十三五”期间,随着双中支、短支、金细支、细支的陆续推出,“中华”品牌形成了新的梯次化布局,展现出较强的成长进位态势,将品牌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对于新时代下的新“1+3”品牌发展路线图,上海烟草始终围绕“中华”品牌这一核心明确战术打法,确保其始终走在一条符合自身定位的创新发展之路上,这也是上海烟草依靠大品牌战略推进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

坚定意志,铸就特色;超越自我,勇立潮头。

如今站上新的起点,胸怀“打造百年传世品牌”的梦想,“中华”品牌继续在保持定力中彰显魄力,不断在新的历史时期成就更好的自己。

中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