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的兴起
新古典主义兴盛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它起源于美术领域,之后才向其他领域扩展。因此,我们要谈新古典主义在其他相关领域的运用,不得不从其在美术上的价值谈起。
新古典主义美术自法国兴起,其产生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18世纪下半期是法国封建君主制日趋腐败堕落和资产阶级逐渐强大的时期,是两个阶级面临决战的变革时代。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宗教神权、争取人类理想胜利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而献身。为取得这一革命斗争的彻底胜利,首先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偶像,资产阶级革命家利用这些古代英雄,号召人民大众为真理而献身。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大造资产阶级革命舆论的新古典主义。
这一时期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艺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强调要求复兴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排挤了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的概念和贫乏的、缺乏血肉的艺术形象。它以古代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偏爱,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
新古典主义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从新古典主义的诞生来看,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风格在艺术乃至其他领域的意义有了深刻的变化。
“新古典主义”的必然
在百花齐放的今天,新古典主义在美术之外的领域广泛延伸,包括文学、书法、音乐乃至工业设计,新时期的新古典主义,保留了对于优秀传统风格的继承,保留了对于表现形式的合理创新,只是去除了阶级斗争的沉重包袱,得以焕发更新神采。尤其是运用新古典主义的工业设计产品成为社会焦点,也为国内新兴中产阶级所热捧。
笔者在研究之余将目光投入到香烟这一狭小领域时,欣喜地发现一个堪称个中翘楚的品牌,它对于新古典主义的理解与运用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这就是红金龙集团所生产的“黄鹤楼”品牌。
“黄鹤楼”品牌走上新古典主义之路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千古江山,百代兴亡,此后周而复始的征战,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张之洞曾突发异想,主张“将来炼铁有效,当改造铁壁庶免火灾。” 黄遵宪说他:“擎天铁柱终虚语,空累尚书两鬓丝”。
1911年,地方乡绅和学界为纪念张之洞升迁入京,在黄鹤楼故址修建了一座奥略楼,尽管工程简易,许多老百姓却立刻认定这便是黄鹤楼了。
后来罗田学者王葆心写了一篇重建黄鹤楼募捐启,一度掀起了空前的重建黄鹤楼热。奈何天灾战祸,1931年长江决堤,此后是日军侵华,重建黄鹤楼被搁置。当侵华日军的铁蹄逼近武汉时,十万热血儿女曾经在这里集合。可见黄鹤楼哪怕仅存遗址,但他仍然是华夏子孙心目中壮丽的民族大旌!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频繁的兵火无数次把黄鹤楼化为瓦砾焦土,另一方面却是不屈不挠的再造重修,没有一座古建筑的生命力如此顽强。由此看来,有楼无楼,对于黄鹤楼来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黄鹤楼生长的地方,重要的是他所负载的楚人的精神寄托。因此黄鹤楼所折射出的种种,已不再只是一座诗歌词赋环绕的文化名胜;他的命运,他雄浑的格调浸淫了荆楚大地数千年历史积淀和中华民族永传不泯的精神。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黄鹤楼一次次再建,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优良基因,也融入新时代的创新元素,成为当时新建筑的代表。
黄鹤楼烟,与千古名楼一脉相承,所传承下来的是那种能够在传统与创新、历史与现实之间游刃有余的气度。
黄鹤楼香烟正式投产于本世纪上半叶,当时就作为高档卷烟来定位。数十年风云变幻,90年代中后期“黄鹤楼”品牌重新投产,于21世纪初厚积而薄发,走上中式卷烟特色之路。
谈特色,“新古典主义”可为其标榜,虽为旧词,但表的却是新意。“黄鹤楼”品牌之难能可贵,就是他能在继承传统的优良文化、优良基因前提下,用现代的、积极的语言来进行创新。
以“新古典主义”名义创新
首先来看内质上的表现。烟文化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香文化,“芬芳点醒南柯梦,馥郁迎来越萼君。心烦意乱堪怡志,体倦身乏倍沁魂。”讲的就是烟香为人所带来的美好享受。
在卷烟香气的划分上,最初只有浓香与清香之分:浓香型,其香味浓馥沉溢弥漫,丰浓而优美,多而芬芳,厚而留长;清香型,指香味清新,幽雅而愉快,远扬而留暂,香味比较突出而欠丰浓。后有创新厂家在两者基础上创出中间香型,虽有两者之长,但均不突出,属于调和派。
香气究其根本,取决于烟叶的选用以及香料的添加,受制于原料,也受制于传统,要创新实非易事。黄鹤楼品牌在香型上融汇贯通,自成一派,当有其可贵之处。
“黄鹤楼”借鉴中医“香熏”原理,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首创“雅香”型风格:香气优雅纯正、格高而丰满,流畅而溢扬,醇和的烟草本香与淡雅的天然本草植物香气浑然天成、不饰雕琢,烟气细腻、津甜,令人愉悦舒适,有极强的享受感。
雅香型风格没有抛弃传统的烟草本香,也注重香气飘逸的基本评价指标,但它又创造性地将中医原理融于其间,巧妙运用本草香料,从而达到一种既传统又创新,在旧枝上开放新花的境界。
而“黄鹤楼”在烟包设计上的表现风格更是将“新古典主义”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新",就是以现代的审美眼光,重新估价和表现古典与历史。
其主要风格在于:在力求正确理解传统美学和历史文化的前提下,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构图与色彩,强调新颖和冲击。大量使用现代美学语言,融汇中西文化的精髓,准确而有限地使用古典元素,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典氛围。
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就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
新古典主义的烟包则将古典的繁复雕饰经过简化,并与现代的材质相结合,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在造型语言上,常选用经典的色彩搭配、具有强烈质感的肌理,中西合璧的花式纹样也是其常用的视觉符号。
打造“新古典主义”的经典
怀旧经典—黄鹤楼·1916
“黄鹤楼”品牌在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的运用上发端于传奇产品—黄鹤楼1916。“黄鹤楼1916”由申奥标志、新版猴票设计师陈绍华先生主持设计,被誉为“怀旧经典”。该产品采用1916年“南洋烟魁壹号”配方,武烟前身即为创建于1916年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1916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象征着一个时代的传奇,一个企业的厚重,一种怀旧的设计基调,由此展开。
“黄鹤楼1916”的色彩是传统的,由其可以窥见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当年的香烟包装风格,武烟选择棕黄色彩作为包装的主色,意义在于传达经典的基调,同时在表现上摈弃当时烟草包装上竞相使用的各种高档包装材质,只选用了简单的铜版纸,这是为了加强怀旧的感觉。但技法是创新的,它在简单材料上以柔版油墨作六色印刷,使之在经典色彩上焕发出眩目光泽。
“黄鹤楼1916”的纹饰是传统的,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讲究楼台重叠、勾栏重彩,注重丰富多彩的细部纹饰,华丽得近乎奢侈,黄鹤楼当为其中翘楚,1916的烟包上环绕着极富荆楚韵味的装饰线条,有着经典拱形的运用,恢弘大气,品味卓然。但细节是创新的,过于繁杂的装饰被摈弃,留下了简洁的象征性的线条,飞檐斗角被简化为神似的弧形。
“1916”的设计风格从本质上是传统的,东方的,传统的东方的价值观念,带来传统的东方的审美观念;但它所定位的雅士族群又是创新的带领者与实践者,所以又加入了现代的、西化的设计观念。在它身上,创新与传统、经典与时尚是协调的,凭借着这样一种“东情西韵”的风格,“1916”羿年荣获中国·北京国际设计博览会全场大奖——“2004年中国优秀品牌形象大奖”,该奖项由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颁出,代表着国内专业设计界的至高荣誉。“1916”的成功还体现在它的市场效益上,每至一地,全城轰动,在武汉,甫一上市,就发生排队抢购的盛况,更引得媒体作为一种现象予以报道。
“1916”是武烟黄鹤楼品牌设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之后,黄鹤楼逐步形成了属于自身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诸多佳品陆续面市。
浪漫经典—黄鹤楼·漫天游
黄鹤楼·漫天游是浪漫经典的代表作,其名源于黄鹤楼起源传说,黄鹤楼原为辛氏酒店,道士为谢其千杯之恩,画黄鹤于壁,鼓手即起舞,从此宾客盈门,十年后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云天缥缈。国家烟草专卖局潘家华先生题写之《黄鹤楼》歌词对此传说有着动人的描写, “千杯恩,十年舞,此去漫天游”,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
该产品由欧洲设计大师参与设计,借鉴西方华丽的设计元素,以东方的细腻笔触展现出动人的画面,其外观风格取“金羽飞扬,飘逸扶摇”的意境,承千年名楼之古风雅韵,创中西合璧之浪漫珍品,再次向世人阐释了黄鹤楼独特的设计哲学。
新古典主义烟包的设计往往能够和消费者的衣着协调搭配,传统的文化积淀与当代的艺术元素将在这一产品身上完美展现。手握黄鹤楼·漫天游的烟盒,身穿范思哲华丽的衣着,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浪漫相融合,这种风格的混搭也别有一番感觉。
唯美经典—黄鹤楼·论道
将传统美学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的黄鹤楼?论道堪称唯美经典。
黄鹤楼乃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文因景成,景随文传,自晋以来,历代官宦显要、文人骚客,莫不争相登临,聚酒酬唱,坐而论道,留下无数动人的诗文题咏与美丽传说。
黄鹤楼·论道,秉承天下绝景的唯美基因,将包装美学发挥到极至。为人之道、处事之道、经营之道、学问之道……世间百道,浓缩其间,细致品评,回味无穷。
黄鹤楼·论道采用了对比强烈的金黑两色,既继承了黄鹤楼尊崇的金色,又加入贵气十足的经典黑色,对立统一又相互依存,直接呼应“论道”主题。
“理性地把握历史发展,感性地从事艺术创造,将宏大的气势,淳朴豪放的民族性格与纯真的主体心灵历史地统一起来,并在现实中强烈地进行表现,”这些构成了“论道”这一支产品的设计理念。
盒侧创造性地成为美学载体,采用“当代草圣”于右任手书,雄豪婉丽,冲淡清奇,仪态万千,出神入化的草书字体,于随意间中呈现中国书法的的美学精髓。说起来,美髯公的标准草书也是书法新古典主义的典范,它在学书方式上强调全面取法传统而又能创时代之新,其目的是复兴“古典书法精神”——“纯真、宏伟、豪壮、雄强、质朴”的书风,同时又确定了 “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草书原则,作到笔笔随意,字字有别,大小斜正,恰到好处。
简约经典—黄鹤楼·雅香
在新古典主义范畴内的简约风格,有着一种和谐的继承与扬弃的关系,但其并非以要素的“最少纲领”为原则,而是强调的必要的元素配搭。
“雅香”的包装是与黄鹤楼原有走“古典主义”风格包装在构图上最为接近的一款,但作为“新古典主义”作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它找到了最适合自身的平衡。
在色调上,“雅香”走的是一条过渡路线,一改已往纯色的运用,利用光线变化所营造出来的那种质感,在古朴中透露新意,在端庄中呈现雅致。
与旧品不同的是,它首次在较低价位应用了“1916”包装上采用过的兄弟头像,无疑中为该产品贴上了新的标签,代表的是一种品级、一种态度。
如果仔细观察“雅香”包装上的黄鹤楼篆书字体,会发现相较以前的包装多出了竖排的“黄鹤楼”汉语拼音,这种变化在目前的黄鹤楼产品中是独一无二的。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其中的绝妙匠心,因原有三字就笔画而言,“黄”字最少,“楼”字最多,在平衡感上略有右倾,而其汉语拼音的字母数恰恰与汉字笔画形成反比,所以添加拼音后的文字显得四平八稳,居正相衡。
还有烟盒顶部的钞线防伪,背面的双重激光全息,在增加防伪性能的同时,也为这一款产品注入更多创新感觉。
中式卷烟需要“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风格,实际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现代人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
就历史的变迁而言,这样一种创新与吸纳从来就没有少过。那天听现代版的胡笳十八拍,感觉与“新古典主义”的精神十分吻合,其实这些古乐器在古时也是确确实实的洋玩艺,如箜篌、胡笳、琵琶,中原大地是绝不可能凭空出现这些玩意的。什么时候大汉族的国势昌盛了,商路开阔了,贸易亨通了,什么时候就有异域的艺术走上古中国的历史舞台。很快的,黄皮肤黑眼睛的汉人学会了弹箜篌,弹琵琶,吹胡笳,不信有《孔雀东南飞》为证:“十三能织布,十四弹箜篌……”,这样的事情懒得去考证,反正知道是汉人学会了这些乐器之后,就把原有乐器演奏起来不善表达的缺点纠正过来,并逐渐地融入汉人的特色:温婉宁静,喜静少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如果按照当时的背景来看,那时代的中国人当真是“洋为中用”,借洋乐器来抒怀,来弹情,来倾述家国愁事,不知不觉创造了一种“新古典主义”,流传至今。
但这种学习与吸纳,凭借的是中华五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非人为的改编,或风马牛不相及的杂糅,新古典主义一旦脱离了古代中国深厚滋养的母体,另谋生路,那赖以联系的纽带将被无情的扯离。所以庆幸的是,“黄鹤楼”没有在这样一种潮流中迷失,他以其独特的文化涵养承继了最可宝贵的品牌遗产。
在中国烟草行业大力倡导发展“中式卷烟”的今天,“黄鹤楼”品牌这样一种由内核到外延的“新古典”尝试无疑走出了一条特色的道路。我们以前说,“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以中国的传统为根基,以时代的潮流为养分,以西方的形式为借鉴的“黄鹤楼”品牌,无疑将在这场意义深远的“中式卷烟”革命中奏响新古典主义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