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画:卖年糕

2011-02-21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李德生

1905年英美烟公司出品的烟画《卖年糕》

  在我国,吃年糕这一习俗形成的历史并不久远。汉代《说文解字》中虽有“糕,饵属”一说,但在《四书》、《五经》和宋前文献中几乎没有“糕”字。可以说在宋代之前,这个“糕”字尚不流行。年糕想必也没有出现。这一称谓约定俗成,大约是在明代。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北京“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大画家唐寅也有一首题咏《年糕》的诗,这都证明了当时年糕已出现,年糕这个词也开始普及使用了。

  年糕有南、北之分。南方人制作的是水磨年糕,是把蒸熟的糯米用舂杵反复舂打,舂细、舂烂,用手工揉制成一块块的年糕。过年时,还在年糕上打上红印记,作为春节送礼之物,也是应节应典的一种风俗。

  北方用糯米制作的年糕有所不同。北方人是把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地摊在案板上,在每层的糯米糕间夹入豆沙、枣泥、果脯、青丝、红丝和金糕。吃的时候,用刀切成菱形糕片,再撒上白糖食用。因为好吃,故平时也有小贩推车售卖,打破了年节的制约。

  卖年糕的小车形制独特:独木轮,轮的上面是摊放年糕的平案板,板下有四条长木腿,为的是停靠方便。平案板连着两个长把手,小贩推起车来,“吱吱呀呀”地叫唤,老远就知道卖年糕的来了。南方卖水磨年糕的商贩不用车子,而是用挑子担着或挎一个篮子,走街串巷叫卖。1905年,英美烟公司出品的烟画《卖年糕》展现的即是小贩挎着一个放有平案板的篮子售卖年糕的场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