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水烟筒 诉说佛山制造

2011-01-24来源:佛山日报

  明清时期,佛山是我国著名的手工业重镇之一,各类手工业异常发达,行业之多国内罕见,其中铜器手工艺品制作也极为鼎盛,我市收藏爱好者宗源收藏的清末民初制造的水烟筒,即反映了这一兴旺情形。昨天,宗源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珍藏。

  水烟筒制作精美

  记者看到,这两个水烟筒使用白铜制作,做工精致。水烟筒分为三部分,长长的烟嘴下是装水的烟壶;烟嘴前面是点烟丝的烟斗,烟斗是活动的,每抽完一次可拿出来磕掉烟灰;烟壶后面是装烟丝的圆筒。烟壶和烟丝筒中间每边分别放有捅烟灰的烟钎和夹烟丝的镊子。

  宗源向记者介绍说,水烟筒是旧时人们吸食烟草的一种工具,它的优点是烟丝经过水的过滤后,减少了烟草中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故而比吸旱烟科学。水烟筒流行于明末,盛行于清代至民国年间。在我国,水烟筒的制作五花八门,流行甚广。20世纪,随着纸烟工业的发展,水烟筒因不便携带而逐渐被纸烟所代替,成为了人们的摆设和收藏品。

  “这两个水烟筒都是佛山制造的。”宗源边说边拿起一个筒身用牛皮网袋包裹着的水烟筒,揭开装烟丝的圆筒的盖子让记者看。只见盖内刻有“佛山升平街广纶昌,上等白缺,如假包换”等字样,字迹清晰,刀法刚劲。“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佛山的制造业已经深得产品的宣传精髓,而且表明了做生意要诚实的态度。”

  另外一个水烟筒,筒身两面都雕刻着花鸟,做工细腻,立体感强,十分精美,栩栩如生。烟丝筒盖内写着“西南德记号,专定造,正银缺”。宗源认为,“西南” 是三水县的西南镇,因为当时制造水烟筒的,除了广州、佛山外,一些地方小城镇也有生产。这个制作精美的水烟筒,应该是有钱人家使用的东西。

  水烟筒得自江门

  “这个水烟筒得来并不曲折,是一个收藏家出让的。”宗源说。2009年,宗源到江门古玩市场淘宝时,听说当地有一位藏家收藏有清末民初佛山制造的水烟筒,于是找到了那位藏家。宗源一看到那两个水烟筒后就十分喜爱,希望那位藏家能割爱。孰料藏家知道宗源喜欢收藏有关佛山历史文化的东西,于是把价开得很高。经过死磨硬泡,藏家也没作多大的让步,最后宗源还是按藏家的价格将之收入囊中。

  水烟筒买回来后,一些朋友都说他买贵了,然而宗源却认为值得。他说,一是由于水烟筒是佛山制造,而且制作得非常精美。二是因为对水烟筒曾有过一段很深的情结。宗源告诉记者,他爷爷以前也有这样的一个水烟筒。爷爷每次吸烟时都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年幼的他觉得很有趣,经常趁爷爷不在时,就偷偷拿水烟筒“咕噜、咕噜” 的吹着玩,一次被爷爷发现,误会他年纪小小便学吸烟,于是将他“藤条炆猪肉”打了一顿。后来爷爷发觉错怪他了,还郑重其事地向他道歉,当他再拿水烟筒玩时,也不说他了。这使宗源很感动,亦使他日后养成了做错了事就勇于承认的性格。

  “文革”期间,水烟筒被当作“四旧”的东西,爷爷只得忍痛把水烟筒砸烂扔掉,并从此戒掉了烟瘾。当时,爷爷曾闷闷不乐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才释怀。“现在看到这两个水烟筒,就想起了那时与爷爷相处时的开心往事。”宗源说。

  见证兴旺的佛山手工业

  宗源说,他曾将这两个水烟筒请我市知名鉴藏家黄浩全作了鉴定。黄浩全看后表示,水烟筒在收藏市场并不少见,不过制作这么精美,而且又是佛山制作的,则不多。据鉴定,水烟筒应该是清末民初期间的产品。至于水烟壶上标明的白缺、银缺都是材质的名称,即为白铜。可能因为铜要比银廉价,而白铜看上去又比较像银,故起名银缺好听一些。

  黄浩全说,根据有关资料,佛山手工业在宋元以前已形成,至明清时具有相当水平,铸铁、陶瓷、丝织等都成为中外闻名的产品。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清末民初佛山手工艺业,仍有八九十个自然行业。其中铜器业生产也颇为发达,最盛者时,有大小作坊数十家,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所生产的镜、锅、锁,锣、钹、鼓、盆、盒、壶、杯、水烟筒,以及蚊帐钩、纽扣等各类的铜手工艺产品,遍及生活各领域。产品除销本省四乡外,还远及南洋各地。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民间日用手工艺铜器皿,至今几乎荡然无存。黄浩全认为,虽然目前所发现的明清时佛山生产的铜器手工艺品不多,但也足以证明佛山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已经相当兴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