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烟筒赏析

2010-12-28来源:中国烟草博物馆作者:李茂青

    水烟筒,吸烟的一种古老工具,现已是人们的摆设和收藏品,但在旧时却是人们吸食烟草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一大优点是烟丝经过水的过滤后才被吸用,减少了烟草中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初始为舶来品,明未传入,盛行于清代至民国年间。在我国水烟筒的制作五花八门,流行甚广,因不便携带和纸卷香烟的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消退。

    笔者珍藏有一只大号水烟筒(见照片)。从该只水烟筒的水烟管与烟窝连体及工艺、店号来判断,此物应系清代光绪年间湖北省武汉的汉口所造,传世已有百余年历史。据购得此物的原拥有者称,此烟筒既便是在当时水烟筒随处可见的年代,千只当中也难觅得一只,应属官宦(文人)或富商所用之物,凸显大气与华贵。

    该水烟筒高度为38.7厘米,比普通水烟筒约高出10多厘米;烟窝长8.4厘米,宽3.7厘米,高7.4厘米,呈椭圆柱形;烟管似鹤头,质地由白铜材料手工打造,装烟丝锅内镶有红铜隔网,其目的是防止高温融化而损坏水烟筒,据说红铜比白铜的融点要高些,经久耐用。整个水烟筒包括配件完整无缺,由烟窝、烟管、烟夹与毛刷(烟钎)、火煤插(插管)、烟丝筒(烟仓)等五部分组成,烟管与烟窝用绳索连结。为摆放稳当,绳上还系有一个活动铜扣,便于同固定物体相扣。烟嘴处还有一个小铜盖,由一根小链条连接护住烟嘴,起到防尘作用。整个烟具品相上乘,丝筒盖内还刻有十个楷书小字:湖北省王元恒丰烟中云记,字迹清晰,刀法刚劲

    此水烟筒整个烟窝,绕四周均被诗画所围,行话称满工,文人气十足。现用前后左右四面来剖解:正前方,烟管下部是一副对子,文曰:“诗才岛佛专工瘦 画法坡仙不碍肥”,对仗工整,紧接着刻有春月录于客次 文山刻等字,想必这是雕刻者的落款吧!遗憾的是没有年号款,不能确定其准确的制作时间;后背面,烟嘴下方则雕刻有一簇苍松,蝴蝶等在树丛中飞舞,松柏上立一仙鹤,悠闲自在,寓意松鹤延年,猜想该水烟筒最初拥有者应当是一位老者;右侧为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七言律诗《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中)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跎。”共56字(其中与原诗有两字之差,标点系笔者加)。雕刻者或许是想借古诗来勉励人们不要过分的迷恋嗜好,要抓紧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吧;左侧是一幅人物山水图,刀法闲熟,简捷明快,线条流畅,人物生动。请看,隔岸眺望,那远山间,夕阳西下,余辉掩映下的古刹,分外宁静;再看这近水旁,主仆俩人,长者倚山而坐,养神静思,少者端着茶盘向长者走来,在晨钟暮鼓声中悠闲的品茗观景,这山光水色相映,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那份惬意与恬淡,不禁让人艳羡。

    此水烟筒正因做工精致,画和诗句刻工精良,手法毕真,画意生动,古人捧在手中,边吸烟边欣赏,不失为烟具中的一件珍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