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博物馆(二)

2006-11-10来源:中国烟草博物馆

  烟草发展历程

  在中国烟草博物馆历程馆里,烟草发展分为烟草起源与传播、明清时期烟草、民国时期烟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烟草四大展区。该馆以大量真实而珍贵的文献、文物,集中展示了我国烟草各发展阶段的概况和特征。烟草自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传入中国,明清皇帝曾一度严禁,但传播发展迅速;至清代中叶,其种植遍及神州大地。清朝晚期,英美等国烟草资本和技术大量涌入中国,并逐渐垄断了中国烟草市场;伴随汹涌澎湃的爱国反帝运动,民族烟草企业崛起,与帝国主义的垄断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抗争。新中国诞生后,烟草业获得新生和发展。1982年以来,中国烟草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烟草行业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局面。

  烟草农业

  农业是烟草业的基础。中国烟草种植已有400多年历史。20世纪以前,我国种植的烟草均为晒晾烟;20世纪初期,烤烟传入我国。目前,中国已成为烤烟为主,有白肋烟、香料烟及地方性晾晒烟等类型较齐全的烟叶生产大国。烟草农业馆从中国烟草农业发展历史、烟草品种、烟草种植、烟叶调制、烟草病虫防治、烟叶分级等形式,展示中国烟草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烟草工业

  自1891年美商老晋隆洋行在天津开设卷烟厂以来,中国烟草工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行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中国烟草工业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科教兴烟”战略的加快实施,烟草工业馆通过大量实物、图表、模型、照片,展示了中国卷烟工业从手工作坊到现代生产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烟草经贸

  烟草经贸馆展出的主要内容有国内销售、进出口贸易、经济援助与合作三个部分。据历史记载,自1575年起,烟草经吕宋、澳门和台湾进入中国内地;1888年,美国人麦士德将“品海”牌10支装卷烟带到了上海试销;1898年,土耳其烟草商将其在上海泰培烟厂生产的“兰花”等牌号卷烟运往印度销售,开中国卷烟出口之先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烟草对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援助;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烟草行业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烟草办的经贸技术合作。

  烟草管理

  烟草管理馆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大量文献、文物,展示了中国烟草管理体制的沿革、烟草税制的演变和现行烟草专卖管理的基本概况,充分表明了中国建立烟草的特性及其内在要求,是烟草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馆藏珍宝主要有:反映清朝肃烟税的《奉宁羌州正堂徐示牌》、早期烟草管理文献和早期烟草税票等。

  吸烟与控烟

  吸烟与控烟馆由国家领导人与控烟工作、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烟草行业的控烟与降焦减害三部分组成。本馆以吸烟与控烟的发展科技史为主线,通过展示国内外控烟的法律法规和中国烟草行业开展“科技创新、降焦减害、关注健康、奉献社会”的工作,提示了一个事实:吸烟同不吸烟一样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正确和有效地解决吸烟与控烟的关系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减少吸烟危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