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则烟草民谣谈起

2009-11-17来源:陕西洛川烟草作者:屈宏生

  民谣,是指民间歌谣(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多与时政有关。它来自生活,是劳动人民心声的表白和宣泄。

  民谣与烟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收集的几则烟草民谣,从不同角度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有力地印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

  省“前门”,县“红金”,区乡干部吸“人参”,小学老师不顶啥,手里拿的“人骑马”(指“勇士”牌香烟),庄稼汉,不挣钱,拿个锤锤砸烟筋(指旱烟袋。流传于50年代。摘自《临潼县志》)

  乡长拿的“黄金叶”,老百姓卷的“喇叭筒”(50年代流传于延安各地)

  当官要当管官的官,吸烟要吸“上青天”(指上海、青岛、天津三地生产的香烟。50年代流传于洛川县)
 
  干部吸的“白金龙”,群众吸的“喇叭筒”(50流传于湖南省古丈县)

  50年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较为困难,市场货源奇缺,因而,不同人群的消费水平千差万别。“喇叭筒”是用废书报纸裁成8厘米左右长、4厘米左右宽的纸片,将旱烟丝或旱烟杆砸成碎末置于纸片上,卷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卷筒,口含小头吸食。

  省“中华”,县“前门”,区乡干部抽“人参”,“双鱼”纸烟下农村,社员抽得零根根(60年代流传于宜川县)

  省“中华”,县“前门”,杂牌纸烟下农村(6、70年代流传于洛川县)

  省里人吸“中华”,县里人吸“猴娃”(“金丝猴”香烟),区、社干部吸“雁塔”,大队干部吸“宝成”,社员吸的是“羊娃”(“羊群”香烟。70年代流传于临潼县)

  有钱抽高价烟,有权抽高档烟,一般干部分啥抽啥烟(6、70年代流传于延安)

  这几则流传于陕西各地的民谣真实客观地反映了6、70年代,国家为了恢复生产,安定人民生活,增加货币回笼,对卷烟等商品实行凭票限量供应和高价政策,因而,卷烟消费档次因经济状况等原因受到限制。这种状况持续了近20年。

  高级干部“三五”烟,专业户吸的是“牡丹”,司机吸的是“巴山”,基层干部“金丝猴”,滤咀香烟到乡间(80年代流传于临潼县)

  是官不是官抽的“红塔山”,是人不是人抽的“哈德门”(80年代末90年代初流传于洛川县)

  呢子衣服身上穿,手里拿着“红延安”(80年代里流传于延安农村)

  一“云”(指“云烟”牌香烟),二“贵”(指“贵烟”牌香烟),三“中华”,“牡丹”、“前门”一般化(80年代流传于延安各地)

  抽的“哈德门”,活的不如人;抽的“红塔山”,混的太一般(80年代流行)

  “大金鹿”(自行车牌),中山装,兜里装着“两毛三”(指“丰收”牌香烟。流行于改革开放之初)。

  日子不好,抽的“满山跑”(指“羊群”牌香烟);日子不行,抽的是“宝成”;日子也不瞎(方言读“哈”),抽的“大雁塔”;日子不用愁,抽的“金丝猴”;日子比人强,抽的是“猴王”;日子过得嫽(方言,意为好),招待用“好猫”(90年代流传于陕西城乡)

  “羊群”被杀了,“宝成”被挖了,“大雁塔”推到了,“金丝猴”当家了,“猴王”戴花了,“好猫”红咋了(90年代流传于陕西各地)

  这几则脍炙人口的民谣,以朴素生动的语言,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卷烟消费档次也不断提高。可以说,这些民谣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