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品牌发展简史

2009-11-02来源:新烟草·旺铺

    在云南红河州的弥勒县,红河卷烟厂以及“红河”品牌的崛起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在“夹缝”中成功突围的奇迹。

    云南省是烟叶大省,并且烟叶原料品质也堪称国内第一,因此,云南烟草品牌的发展就有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支撑。但是红河卷烟厂的诞生,当时却面临着太多艰难的困境。1985年,红河卷烟厂在弥勒县恢复重建,(1974年,红河州即在蒙自县鸡街建成红河卷烟厂,并于1976年投产。1978年8月,红河州贯彻国务院整顿计划外烟厂的指示精神,将红河卷烟厂裁撤,设备调往玉溪卷烟厂)1987年正式建成投产,但当时云南省内的昆明卷烟厂和玉溪卷烟厂以及所产品牌已经大有名气。当时,以弥勒县为中心,西北方向150公里是昆明卷烟厂,西面90公里是玉溪卷烟厂,处于“夹缝”中的红河卷烟厂自然举步维艰。

    成立之初,尽管投资还不足,条件也不全具备,人才缺乏,管理落后,红河卷烟厂还是采取了烟草行业内许多企业的多品牌发展的做法,推出了“红河”、“野草”、“吉祥鸟”、“铁马”、“锡都”等多个牌号,其结果是浪费了本已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使得整个企业的管理更加艰难,红河卷烟厂当时就陷入了质量粗劣、入市困难、效益低下、连年亏损的泥坑不能自拔。

    痛定思痛,为了使有限的原料和资源更加有效利用,使管理更加简单化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做好自己的产品,1992年,红河卷烟厂开始逐步放弃了辛辛苦苦研制已注册但缺乏生机的“锡都”、“吉祥鸟”、“铁马”、“野草”等卷烟牌号,而集中生产“红河”品牌,企业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产销量也出现了成倍的增长,单品牌战略在红河初显成效。1993年红河卷烟厂推出了“甲级红河”,该产品吸味醇和、清香高雅,外包装简洁大方,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1994年“红河”销售6万箱,1995年增加到16万箱,1996年又增加到26万箱,“红河”品牌开始覆盖全国市场,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红河”品牌成功实现了夹缝中的突围,并成为云南烟草的代表品牌之一。

    “红河”品牌的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当时的单品牌战略之外,更得益于红河卷烟厂在“红河”品牌工艺技术上的创新突破。为保障“红河”品牌的恒久品质,红河卷烟厂开创了在烟草行业内领先的三级配方技术,(即从原烟入库到打叶复烤,再到制丝的三个环节的合成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卷烟成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解决了规模化生产和柔性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保证“红河”品牌品质稳定的同时也实现了规格产品的最大差异化,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产品需求。可以说,三级配方技术成为“红河”品牌在扩大规模过程中品质始终如一的关键。

    有了三级配方的创新支撑,“红河”品牌规格阵营逐渐丰富充实,“红河V8”、“红河66”、“红河(源)”、“红河(道)”、“红河88”、“红河99”等独具风格的产品相继面世,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卷烟消费者的需求。“红河”品牌的销量也随之与日俱增。到2002年,红河品牌销量已经超过80万箱,2004年更是突破百万箱大关,成为中式卷烟规模型的代表品牌,到2008年年底,“红河”品牌规模已经达到183万箱,在创新中成长的“红河”品牌,突破200万箱规模已不再遥远。

    2008年对于“红河”品牌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红云集团与红河集团实现了联合,组建成为红云红河集团。依托红云红河集团的雄厚企业实力,“红河”品牌成为红云红河集团规模型品牌的发展重点。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发展理念,让“红河”品牌集中优势兵力,脱颖而出,在追求品质卓越的同时也实现了规模的最大化。20多年来,“红河”品牌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始终坚持为消费者做品质如一的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销售范围迅速扩展到全国,成为了中国规模型品牌的代表之一。

    面对今年更加变化多样的烟草品牌竞争形势,红云红河集团也提出了更加细化的红河品牌发展规划,即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红河”品牌,着力增强“红河”品牌价值,提升“红河”品牌的规模效益功能;以现有强势规格为主整合归并其他品牌、规格来发展规模,重点培育三类“红河”品牌,注重一、二类“红河”品牌的开发,保持一、二类的增长。而“红河(奔腾)”二类卷烟的全面亮相,正是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品牌战略的重要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