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的成名、变革与振兴

2009-07-07来源:互联网

   “云烟”盛名,早已蜚声海内外,历来是与云南的秀丽风光而齐名的。但原来的“云烟”一般仅指云南烤烟,而80年代的“云烟”已不仅指云南的优质烟叶,还包括“吃味醇和、劲头适中、浓郁清香的优质名牌云南卷烟、也是新崛起的云南烟草行业的总称了。随着“云烟”内含的变革,标志着我省一个产业的振兴!
   
   云南的烤烟种植始于1914年,引种于美国的弗吉尼亚州,由于云南的地理位置与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处于东西半球相对的同一经纬位置,自然环境颇为相似,因而引种很快成功。所产烟叶质优色佳,很受消费者喜爱。但因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所产烟叶仅在产地消费或省内近距离调销。所以,在30~40年代,全国闻名的烤烟生产基地只有河南的许昌、山东的潍坊等地。云南烤烟、还鲜为人知。在解放前的30多年中,发展缓慢。到1950年全省仅种植3.9万亩,产量2140吨,平均亩产55公斤,上等烟叶仅有1%左右。
 
   解放后的1953年,新中国首次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在河南许昌召开。参加会议的云南代表携带了一些烤烟样品。请来自全国的行家和应邀到会的西德、法国、苏联和日本烟商给予品吸、鉴定。当中外行家们看过、品吸和鉴定了云南烤烟之后,无不发出一片赞叹声!好似被尘封多年的明珠实然光照人面而受喜爱。最后给了“品质优良、色泽桔黄、味香醇和”的评语,并誉称云南烟叶为“云烟”。这就是“云烟”成名的起点和最初的含义。
 
   当优质的“云烟”被认识之后,国内许多卷烟厂都纷纷向云南订购“云烟”用作优质名牌卷烟的主料或配料。由于需求急增,促使我省烤烟的快速发展。到1956年总产量达5.73万吨,为1950年的27.6倍。上等烟达9.76%,中上等烟叶比重达52%,创过去42年种烟历史最高纪录。从1953—1957年间,调出省外烟叶5.3万吨,为同期收购量的69%。“云烟”不仅闯出了省界,还很快跨出了国门。1956年首次出口苏联、东欧和越南,后来又远销欧洲、中东和东南亚。“云烟”在国际市场也成了抢手货。
 
   但在以后的20多年里,曾陷入起伏与波折,处于长期徘徊之中。到1980年,烤烟产量也仅有10.38万吨,从1956年以来的22年里仅增长84.56%。
 
   1981年国务院决定对烟草实行专营,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的产供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总公司成立不久的1982年4月,按国务院和总公司的部署,云南省烟草公司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从而给“云烟”的振兴带来了机遇。省公司成立后,充分分析了云南的优势、潜力和问题,采取了自然优势与科技相结合发展烤烟生产,传统工艺、优质原料与现代设备、科学管理相结合革新卷烟工业;体制改革、经营承包与政策鼓励相结合调动多方面、全行业的积极性。齐心合力振兴云南烟草行业,从而迈开了“云烟”腾飞之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云南的烤烟生产主要依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烟农的传统经验,难得有新的突破。省烟草公司成立后也清楚地认识到;云南烟草的优势在原料,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首先抓好烤烟生产,在质量与数量上都要有新的突破。要发展 烤烟生产光靠老天赠予的自然环境是很不够的,还要寄希望于科技。为此,首先通过培训、调入等多渠道充实和扩大烟科队伍。在七个生产烟叶地区建立烟科所,50多个产烟县建立技术推广站。1986年后又在各烟叶站建立技术指导小组,形成三级科技网络。到1990年全省已有高、中、初级农科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由于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和农科人员的努力,已创建出来一套适合云南地貌特征的烤烟种植技术,概括为:“三化、两膜一袋、双配套”。具体说就是:良种化、区域化、规范化;薄膜育苗、地膜凸架栽培和营养袋假植排苗;烟肥配套与烟水配套。对病虫害防治、微肥应用、成熟采摘、科学烘烤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其次,将成套科研究成果用于示范田、大办优质烟综合示范区(简标“综示区”)。运用综合配套技术、规范化管理,使烟叶亩产比大面积提高25—30%,上中等烟叶比重达87%,比大面积高出15个百分点。办综示区的原则是:面积不宜过大,以不超过总面积20%为限、但标准要求要高,使其真正发挥示范作用。
 
   为推广科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供给烟农生产物质等需要,由烟草公司、地方财政和卷烟厂投入了大量资金,且逐年增加。仅1986—1990年五年里就投入资金15亿元。卷烟厂把扶持烟叶生产当作自己的“第一车间”来抓。
 
   配合科技与资金的投入,还依靠政策的力量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如先后出台了调拨基数包干、生产扶持、收购奖励、运费补贴…等政策。对发展烤烟生产,提高烟叶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科技、资金投入和政策的三股强力推动下,云南的烤烟生产在量与质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量由1980年的10.24万吨,增长到1988年的50.73万吨,8年翻两番。“六•五”期间年平均增长30.7%。“七五”又比“六五”增长62.56%,1989—1990年两年,因让出25万亩良田保粮食生产加上自然灾害,使烤烟产量略有减少,但仍保持了45.67万吨和43.6万吨的高产,质量不断稳步提高。上中等烟叶比重由1982年的53.37%,提高到1988年的80.15%;增加27.9个百分点。到1990年严格坚持“国标”在提高收购等级合格率的情况下也保持了76.76%的上中等烟叶比重。
 
   由于烤烟的丰产和质量的提高,不仅支持了省内卷烟工业的发展,也满足了全国100多家卷烟厂对“云烟”的渴求、还支持了外贸出口。从1981—1990年共调出省外烤烟111.45万吨,出口烤烟2.28万吨。调出与出口量占同期收购量的37%。云南烤烟己由原来的全国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其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已由1982年的6%,上升到1990年的22%。但因多方面原因,潜力尚难充分发挥。全国对“云烟”的需求也难一一满足。
 
   为解决粮烟争地矛盾,利用云南立体气候的条件,己将《地烟、山地烟的开发研究》、《冬(春)烟的开发研究》和《白助烟、香料烟的开发研究》列入“八•五”重大攻关课题,并已组织实施。希望于2000年前再有根本变革的好形势到来。
 
   在“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将坚持稳定面积、主攻质量、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方针。计划1995年种植350万亩、产量52万吨、收购50万吨。2000年种植到400万亩,产量60万吨、收购57万吨,上中等烟叶达85%以上。
 
   云南的卷烟工业也有与烤烟相同的悠久历史。早在20年代就创立了像《重九》、《七七》等名牌产品。但因多属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分散而管理落后。经历多起多落,到解放时年产量仅千余箱。省内市场所需卷烟,还主要靠省外调入。到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云南纸烟厂时,只有员工204人,年产卷烟1151箱。后来又陆续将几家已公私合营的小烟厂并入,云南纸烟厂就成为全省唯一的国营卷烟厂,1963年更名昆明卷烟厂而至今。到1957年,该厂职工逾千人,产量达7.5万箱。但与当时的烤烟发展比,卷烟工业的发展仍然是滞后的。
 
   1958年,国家调整沿海重复建设时,将原上海华美烟厂迁来云南玉溪,更名玉溪卷烟厂。随厂的迁徙,也给云南增加了一些技术力量与装备,加上原有的原料优势,产品质量也有了新起色。销路打开后,产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59年全省卷烟产量己近20万箱,为1956年的2.9倍,为1952年的8倍。由于云南烤烟的成名,云南卷烟也逐步走出省界。从1953年开始小批量(500箱)调往省外试销,受到销费者的欢迎。到1959年调省外卷烟就猛增到9.4万箱,占总产量的47.8%,已与省内销售平分秋色了。尽管形势不错,但当时的云南卷烟还不能与沿海老厂比。尤其是技术力量与管理,都还比较落后的。加上后来的自我折腾,连续20多年没有大的变革。1982年省烟草公司成立时,全省卷烟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6%,名列第6位,居安徽和两湖之后。甲级烟与咀烟比重还在第11和14位上。而云南的烤烟产量早在50年初期已占全国第三位,其产量比重已达全国的15%了,1982年所产烤烟仍以60%调供省外,还是以销售原料为主。
 
   省烟草公司成立后,在继续把抓好烤烟生产,强化原料优势的同时,也把卷烟工业的振兴,变原料优势为产品优势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为此,描准难得的机遇,大胆投入,引进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对省内重点卷烟厂进行大规模地技术改造;重视、加速科技人员的培训,以保证先进设备引进后的消化与吸收;根据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行业和企业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和产品质量。由于全行业职工,同心协力,紧紧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在短短的几年里,就使我省卷烟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产品优势得以确立,并进而向包括配套工业的群体优势迈进!
 
   为卷烟企业的技术改造,从1983—1990年先后投入2.5亿美元和15亿配套人民币,引进国内配套建设。引进制丝线9条,卷接设备222台(套),包装设备151台(套)。使卷烟生产能力由100万箱提高到400万箱,其中:进口设备的生产能力占55%。卷烟工业固定资产净值由82年的1.02亿元增加到90年的11.63亿元,八年增长10倍。在投资、引进安排上,首先确保拥有名优产品较多的昆明、玉溪两厂,同时重视另外四家国营卷烟厂的技术改造,适当照顾四家集体小厂的设备更新,使技改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针对我省卷烟工业技术和现代管理人才短缺的情况(1982年各卷烟厂专业技术人员不到职工人数的1%),并配合大规模技改和设备引进,省公司及时抓了人才培训工作。先后选送上千名具有高中文化的青年职工,去大专院校学习急需专业。这批人毕业后大多数成了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使引进设备得以迅速安装、调试和投产。到1990年,10家卷烟厂、雪茄烟厂己拥有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近千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技术干部达2131人,占职工总数的10%。这对卷烟工业的高速发展、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明显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国务院《烟草专卖条例》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先后在16个地、州市组建了烟草专卖局和13个地、州、市建立7烟草分公司,在70个县组建了县级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专卖和集中管理体制建立后对发展烤烟生产、提高烟叶质量、贯彻执行烟草专卖政策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实行计划外烟厂、整顿卷烟市场、打击非法倒卖、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查外假冒烟……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卷烟厂贯彻“三个条例”,推行厂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制,全面推行经营承包、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各卷烟厂普遍贯彻了各项工作与生产成就、产品质量的好坏与责任者经济利益挂钩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由于上述多方面的组织、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及政策、法令的力量促成了我省卷烟工业在不长的几年中发生了变革,并成为一个较为成功的新兴产业和全省主要财政支柱。
 
   全省卷烟产量由1981年的103万箱增长到1990年的448万箱,九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18%。到1988年云南卷烟产量己由1982年的全国第5位,跃升第一位。在全国的比重由6%增加到13.7%。更主要的成就还在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声誉和旺盛的销势,产品供不应求,从无积压。为了更牢固的赢得消费者的信誉,各卷烟厂并没有站在优质原料和先进设备上停步不前。他们密切注视着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特别重视生产工艺和配方的不断改进,严格质量管理,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和保持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一些牌号的卷烟成为消费者崇敬品、乙级卷烟超过甲级烟售价还难以追寻的现象出现决非偶然!尤其是在全国卷烟产大于销,不少厂家产品积压、销售手段不断翻新都难以摆脱困境的情况下,云南卷烟仍保持畅销不衰,也非易事,这里倾注了企业领导、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生产者的大量心力!
 
   云南卷烟己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省外销售己占总销量的3/4,还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七》、《新兴》在日本、缅甸市场很受欢迎。1990年出口卷烟5.96万箱,加上国内外汇销售,创汇1.33亿美元。“七•五”期间出口卷烟10.7万元,创汇3.7亿美地。
  
   生产、效益的成就是以管理成就为基础的。“七•五”以来各卷烟厂的内部管理都先后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各项管理工作都在每年一个新台阶地向前发展。玉溪、曲靖卷烟厂首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其中,玉溪卷烟厂已于91年6月通过了“国家一级企业”的验收;昆明、楚雄、昭通等七家烟草企业获“省一级企业”称号,其中,昆明卷烟厂也于今年6月通过了“国家二级企业”验收。
 
   云南烟草行业的发展,给全省经济注入了活力,烟农增加了收入,政府增加了财力,还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仅“七•五”期间的烤烟收购就投入资金53亿元,加上各种扶持、补贴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总投入近70亿元。不少县、区、乡和大批农户因此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
 
   “六•五”期间全省“两烟”共创税利43.2亿元,年平均增长29.5%。“七•五”则增长到214亿元,加上浮价收入共为239.6亿元,为“六•五”的5.5倍,占同期全国烟草行业税利总额20%以上,90年达25%以上。“两烟”税利己成了我省第一财政支柱。1990年还直接上交中央财政24.5亿元,给国家、地方和农民都作出了贡献,给相关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除税利总额的增长排在全行业之首外,各项效益指标也居领先地位。1990年全国卷烟单箱税利852元,而云南则为1323元,比全国平均数高出55.3%,加上浮价收入后则为1673元,为全国平均数的196.36%,高出近l倍。其他如劳动生产率、实物效率、单箱卷烟物耗等指标均居全国先进水平。
 
   由于产品质量稳定、市场信誉高,近几年已有28个牌号,占总产量50%以上的卷烟分别获“国优”、“行优”和“省优”称号。1988年全国首次放开价格的13种名优卷烟中,其中9种属云南产品。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并没有使云南烟草行业的企业家和职工们陶醉。他们追逐的不是上级授予的“名牌”,而是保持消费者信赖而长盛不衰的“民牌”,要创出更多的、能卖到好价钱的优质产品,创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完成原料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变之后,并非已到云南烟草行业的发展顶峰!行业各级领导已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尚待开发和潜力。如原料优势尚须进一步加强,卷烟产品结构还须不断调整,产品质量还须继续提高,少数牌号的卷烟出现滞销情况要扭转,已经滞后的配套工业要加强。总之,内部潜力有待驰放,外部荒原尚待开拓。云南烟草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宽广的!
 
   鉴于行业面临的现实,省公司于1990年初就及时地提出鉴于行业面临的现实,省公司于1990年初就及时地提出了,进入九十年代要完成“三个转变”和“五个提高”的任务。“三个转变”:一是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结构效益型转变;二是从设备引进热向消化吸收、提高利用热转变;三是从单一的烟草产品优势向含配套工业在内的群体优势转变。“五个提高”任务是:提高上等烟叶比重、提高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提高卷烟辅料自给率、提高卷烟产品合格率和提高资金利税率。
 
   根据上述精神,近年来在压缩卷烟发展速度、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进口设备利用和发展配套工业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玉溪卷烟厂90年卷烟产量就无增长,反而略低于上年。通过结构调整,其产值、税利却比上年提高10.2%和29%,率先走向了质量、结构效益型发展道路。昆明、曲靖等大型卷烟厂都大大放慢了产量发展速度。由于狠抓了设备管理,进口设备的消化与利用也逐年提高。1990年全省进口设备平均有效利用率达56.8%。比年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玉溪卷烟厂达71.7%,居领先地位,同时也看到潜力还较大。为发展配套工业,提高卷烟辅料的自给率,已投入人民币3.65亿元,外汇6800万美元发展省内外滤咀材料、盘纸、铜版纸、铝箔纸的生产。90年又将原昆明通用机械厂划入烟草行业,更名云南烟草机械厂,在该厂建设进口设备大修车间。为进口设备配件国产化,发展国产机草机械铺平了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