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的断想

2006-10-19来源:网络
    一、烟的观感
 
  这里所指的烟并非都市污染大气的烟囱黑烟,也并非乡村带有诗情画意的农家炊烟,而是常见于社会各阶层男士手中的卷烟。说明此烟非它烟,在于它不像前述那二种烟,那么厌恶、或者那么诱人,似乎介于这二者之间。而对为数众多的烟民而言:其利弊确实说不清也道不明。
 
  从理性角度看,吸烟有害健康,害人不浅。一天一包烟,缩短寿命少说五年,所以有人归纳出一句:吸烟乃慢性自杀。然而,这常常为烟民所忽略。从感性角度看,有此嗜好者既有心理需求,更有生理依赖。他们认为世间万物存在的便是合理的,要说那香烟有害,也是隐性而不是显性的,是轻微而不是严重的。他们信奉:“饭可一天不吃,烟不可一天不抽”的说法。于是,每天接二连三地手持那小白棍吞云吐雾,乐此不疲,消耗在吸烟上的费用,远比一日三餐伙食费高。
 
  此类现象,烟外人士常常难以理喻,但在吸烟群体中却司空见怪。难怪我国烟草工业兴旺发达,遍布各省市地县。据说这些企业经济效益不错,员工收入颇丰,上交利税甚高。于是,有人居然夸夸其谈,说吸烟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更有人在吸足烟之余还归纳出种种烟的神奇妙用,说起来倒也朗朗上口:
 
  朋友久别重逢,席间互敬香烟,则谈兴更浓;商人洽谈业务,这烟送往迎来,则更易成交;作者撰写稿件,一支接上一支,则思绪更广。那些烟民们置烟草对人体的种种危害于不顾,执著而又不懈地在烟雾中遨游,悠哉游哉,好不自在,偏偏忽视了香烟对健康的种种潜在危害。
 
  吸烟有害健康,毋容置疑,如果漠视这一科学论断的可信度,缺乏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前瞻性,到头来必将身受其害,患上呼吸道、心脑血管等疾病也是迟早的事。而一旦病入膏肓,那就悔之晚矣。看来,这人生在世,还得从长计议,今天要想到明天以至后天。否则,明天将不会更美好,而是更黯淡。
 
  所以,笔者奉劝各位瘾君子:当你烟瘾上来时,还得三思而行,加以克制;当你烟瘾难忍时,还得理智加上毅力,战而胜之。诚然,要除去积习,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要想戒烟,也实属不易,许多人会出现一些戒断症状:感到没精打彩,提不起精神,觉得生活中像是缺少了什么东西。甚至呵欠连天,眼泪鼻涕俱下,犹如在生死线上挣扎。
 
  于是,戒烟者十之八九半途而废,陷入一种今天戒明天又复吸的怪圈。要想从中解脱出来,只有请他们战胜自我,向意志的极限挑战。相信无论那个人,一旦抱定信念,必有所获。如若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也可以退一步求其次,每天少吸再少吸一点,逐渐递减到一个较以往明显减少、而本人能够承受的程度。这样,对人对己都会有好处。
 
  二、烟的流通:
 
  时下,烟的种类繁多,在沪上流传甚广。市场上,不同国别的香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远至北美、西欧,近至本土的应有尽有。各种类型的香烟如烤烟型、混合型、薄荷型门类齐全,投烟民之所好。而各种品质和价格档次的香烟也是高、中、低俱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这些年来,境外的烟草工业巨头、销售商,纷纷采取跨国界行动,靠礼品促销,低价倾销打开国门,并长驱直入,在烟草市场上挤占了不少市场份额,在国人烟友中挣得一席之地。
 
  就阿拉工薪阶层上海人来说:较为新潮的抽英国三五牌居多,成为一种时尚;而早些年曾经风行一时的美国万宝路、健牌则已成隔日黄花,问津者日见减少。而较为传统的则常常抽红双喜、上海牌,向上兼容中华牌,向下兼容牡丹牌,但这二种兼容品种总体上应者漠漠。
 
  原因在于:前者质量优异但要价甚高,后者又因价格低廉而羞于出手。看来,中华民族的有些传统观念如中庸之道,也融入烟民的消费行为之中,使得品质和价格二相宜的沪产双喜、上海牌,成为主打烟,在本地烟草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尽管全社会不提倡吸烟,还把某月某日定为无烟日;尽管卫生部门也一直在宣传烟的害处,而烟草商也无法否认这一点并在烟盒上明示:吸烟有害健康;尽管在公共场所随意吸烟的行为,也已被公众视为不文明、不检点的现象。但这些,都未能打消或抑制烟的流通和消费,吸烟者丝毫不见减少,反而有增多和低龄化的趋向。
 
  社会各色人等,在对待烟草的态度上,产生了理想和现实的冲撞。于是,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恐怕在人们可以预料的日子里,都难以解决。笔者沉思良久,也不知如何是好,还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找到一种各方人士都能选择或接受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烟草市场
热点文章

手机版

烟草市场手机版

公众号

金叶市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