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中的烟客:康熙当上皇帝后戒了烟

2007-08-18来源:中华遗产作者:胡忠良
  烟草起源于南美,明末清初由海上传入中国,名淡巴菰,乃西文Tobacco的音译。对这一外来事物,清廷一开始是坚决严禁的。
 
  清入关前,吃烟是个奢侈的事。据薛福成后来记述,当初塞上“以马一匹,易烟叶一斤”,为此清太宗在崇德四年(1639)曾下颁禁烟令。
 
  清入关后,前几位皇帝还在努力恪守祖训,严格吸烟禁例。顺治是不吸烟的。康熙则是当上皇帝后戒了烟。康熙在《庭训格言》中说:“……然朕非不会吃烟,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人,因而永不用也。”康熙南巡时,发现大臣史贻直和陈之龙嗜烟如命,遂决定拿这两人“开刀”。康熙专驾驻临山东德州时,宴会上特赐这二臣水晶烟管各一支。两人大喜过望,马上装烟点火吸用,岂料刚用力一吸,火焰即随管上升,发出一声爆裂,吓得连忙放下不敢再吸。康熙遂藉此传旨天下禁止吸烟。
 
  雍正时,宫禁开始松弛。雍正十三年(1735),大臣张文斌曾上奏报告:“今看得,乾清门大臣、侍卫及内太监等,俱于各自地方吸烟者极多,并无忌惮,公开吸之。……前虽有吸烟者,尚隐蔽而吸,今亦不顾刮风之日,俱随意如此吸烟。”
 
  至于乾隆本人曾“嗜此尤酷,至于寝馈不离”。后来因此患上肺病,才下决心戒掉。乾隆元年,方苞奏请禁种,未被批准。之后还有大臣几次奏请禁烟,乾隆皇帝均不置可否。乾隆时期,“北京达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乾隆年间的纪晓岚,据说烟瘾很厉害,常常清早从城里坐轿到圆明园见皇帝,为了解决路上吸烟的问题,特制硕大烟锅,装一锅就可以从城里吸至城外。对于宫中禁烟之令,纪晓岚并不以为然。《南亭笔记》记载:一次纪正在翰林院中吞云吐雾,忽报皇上驾到,仓皇藏避不及,便将烟袋藏到靴中,时间长了靴子着火冒烟,伤及肌肤,只好如实禀报皇上。乾隆大笑,竟赐他烟斗一枚,准其今后在馆吸烟。纪氏诙谐,遇人常自称“钦赐翰林院吃烟”。
 
  清宫中的烟客不仅为男性,后宫女眷中也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当属慈禧太后。《宫女谈往录》记载,慈禧吸水烟很讲究,火石、蒲绒、火镰、火纸、烟丝、烟袋,一个都能不少。慈禧太后吸烟,都有小太监把仙鹤腿水烟袋捧在手里,随时装烟,吹点火的纸媒儿,还要掌握好点烟的时间。水烟袋发出“咕噜噜”“咕噜噜”的声响,犹如鸟啼凤鸣,听起来倒也十分悦耳。
相关文章